养鱼氯霉素使用方法,养鱼时土霉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4:18:25

水,似深山清泉。

鱼,游自在悠闲。

你好!欢迎观看!

泉涧,鱼游,乐,不知!

养鱼氯霉素使用方法,养鱼时土霉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1)

说到用药,“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应该没有人反对。

但养鱼初期,随便一个鱼病,能在网上搜索到的方法就千奇百怪,下药方法也是五花八门。

看多了自然担心使用计量和药品的不准确。造成治疗效果不好或是观赏鱼产生耐药性。特别是脏器不可逆损伤是一时半会看不出来的问题。

通过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我也分享一些,一些工作中要求的用药方法和操作流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参考的建议:

下药前准备工作:

第一。彻底鱼缸清洁:缸壁除藻,菌膜,吸掉底部的杂质,鱼粪等。换水1/3左右。

第二。拿掉装饰物例如:沉木,石头,水草雾化器等。关闭*菌灯,底沙可以保留部分。

第三。取出大部分的的滤材,如有专门检疫缸或是暂养鱼缸。可以考虑不用滤材,或少用。

(拿出的东西建议清水冲洗,浸泡,风干凉晒。)

准备工作的原因,

1.有利于药力浓度的保持。因为鱼粪,杂质,装饰物,附着的菌膜,藻类,滤材。这些都会吸附药力。

2.包括紫外线,臭氧等,都会影响治疗浓度,药品性状等,

3.还有在用药结束后。吸附的药力会长时间的释放药残留,对鱼造成二次甚至三次的隐性损伤。

如果不做这些准备工作。治疗期间。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效果不加,甚至丧失。治疗结束释放残留物也对鱼造成长期伤害。

而治疗期间:

第一:每天早晚两次水质数据的监测,​有坏水迹象,换水降低有害指标浓度,并把握好换水量,根据换水量补药,保持治疗浓度。

第二:观察恢复情况,​达到治疗时限,达到治疗效果的高频换水,添加活性炭吸附药残留。

第三:检查,观察是否复发和需要再次用药,根据鱼进食情况,状态,调养5-10天后再继续用药。

时间有限,还有康复期,调理期,的下次再写。

养鱼氯霉素使用方法,养鱼时土霉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

最后话不多说,从整理一些专业资料出来一方面方便自己整理和复习。一方面大家分享。重点已黑体标注。耐心阅读,会有收获。

养鱼氯霉素使用方法,养鱼时土霉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3)

时间单位:日(d)小时(h)分钟(min)

秒(s)

该篇文章太长预计需要4期

引用文章选至《鱼类应用药理学》:

渔药的给药方法

渔药的作用对象,主为养殖水生动物:其次是养殖系统的其他生物及环境。

给药方法能让药物接触或进入作用对象。

渔药作用对象主要是养殖鱼类,因此以鱼体为参照,渔药使用方法可以分为“外用法”和“内用法”。

凡是药物主要通过在水环境中或鱼体表(包括鳃部)发挥作用的给药方法均可以方“外用法”,主要包括经水给药和涂抹法等:

而使药物主要在鱼体内发择作用的给药方法都可以归类为”内用法”,主要包括经饲料给药、强饲法、注射法

第一节 渔药的外用方法

渔药的外用方法,有泼洒法(包括全池泼洒法和局部酒法)浸泡法(包括等渗浸法和高渗浸泡法)、浸洗法、冲洗法挂药法、涂抹法。外用方法主要适用于外用消毒剂外用驱(*)虫剂、环境改良剂等渔药。但抗微生物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如不能摄食的幼体),也可以采用外用方法给药,如浸泡或泼酒给药。

一、经水给药法

药物溶解稀释后投入水中的给药方法称为经水给药法,其要求使用者必须了解拟使渔药对使用对象的安全性、所用渔药制剂中有效药物成分的含量、药物(或制剂)的有效浓度,确保渔药在水中快速而良好地分布,用药期间保持水体溶解氧充足。

(-)泼洒法

泼酒法包括全池泼洒法和局部泼洒法,二者仅使用区域或范围有差异。

全池泼洒法是将渔药用水稀释适当倍数后,泼洒到鱼类栖息的整个水体,并使渔药快速均匀分散,使药终浓度达到有效浓度的给药方法。全池泼洒法是外用渔药最常用的经水给药方法。

1. 泼洒渔药的水中分布

渔药泼酒入水后,会在水体中进行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要实现渔药的水平分布,只需要在用药水面均匀泼清即可,渔药垂直分布的动力来自渔药的自由扩散和水体的上下运动渔药的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顺浓度差进行扩散,渔药制剂的水溶性和密度影响自出扩散,在20℃,准气压下,物质可溶解于10水的质量被称为溶解度 一般解度小于0.1g,称为难溶或不溶:溶解度在01-1g之间,称为微溶:溶解度在1=10g之间,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称为易溶。与水完全互溶的渔药非常有利于其在水中自由扩散,如果药物的水溶性很差,通过调整制剂组成(如使用助溶剂),能提高制剂的水溶性,制剂密度略高于水且水溶性良好,有利于水中的垂直分布。如果制剂密度远低于水的密度且水溶性,制剂就容易在水面聚集如果制剂密度远高于水的密度且水溶解性,制剂容易聚集水底,研发外用药制剂时,要避免这种情况水的密度变化、水体自然隔温层和水体机械搅动等因素影响水体上下运动,夏季高温期的天然水体存在自然隔温层,不利于渔药垂直分布。全池泼酒药物时,开动增氧机或水车搅动水体,能加快渔药垂直分布速度、预防表层鱼类(如超)中毒、缓解或避免渔药刺激分泌黏液所引起的缺氧。

2.泼洒给药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根据诊断结果和用药历史,确定可选择的渔药范围和种类,必要时可以进行药敏试验:然后明确渔药对病原的最低有效浓度(或半数有效浓度)和渔药对特定养殖品种(使用对象)的最低中毒浓度(或半数致死浓度),确定安全浓度范围,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根据鱼的状态、水质天气等情况,调整剂量其次,准确测算水体体积,并弄清水体的深度致,如果用药水体深度均匀或差异不大(除坡岸外,水深差异小于05m),按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稀释倍数适当稀释后均匀泼酒到水面。如果水体深度不均匀,且差异比较大,可将水面按深度划分成几个区域,然后再依次泼酒,最终使药物在水中的终浓度一致,如果水体中有增氧机或水车前就可以开动这些设备,使药物垂直分布加快。深度超过3.0m的过深水体,即使有搅动水体的机械设备,也需要非常谨慎,特别是对某些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很容易表层浓度过高,而导致表层鱼类中毒稀释或泼洒药物的器皿,应该避免使用金属器皿,可使用塑料器皿、木质器皿,陶瓷器皿,药物的稀释倍数不能低于产品使用说明中推荐的稀释倍数。对有一定坡度堤坝的池塘,周边应少泼,避免周边药物浓度过高引起中毒

3.经水给药的渔药吸收

投入水中的渔药可能达到以下目的:①*火水中自由生活的病原或病原传播媒介,*灭病原或切断传播途径:②作用于养殖水环境因子,改良水质或底质:③药物吸收进入鱼体发挥作用.①和②是经水给药的主要目的,但③在不能摄食时,也可考虑。

投入水中的渔药一般经鳃上皮吸收,但嗅道和皮肤也可能参与,离子穿过皮肤的能力比水穿过皮肤能力弱。水溶性非极性分子,如放射性碘标记的牛清血蛋白(13-BSA),可以穿过鱼类皮肤( Ontake等,1996。

鱼类可经消化道黏膜吸收水分或某些药物,但吸收程度受药物化学性质和到达肠腔药量影响。淡水鱼不需要饮水,海水鱼需要不断地吞饮海水,因此,含药物淡水进入淡水鱼消化道的就很少:含药物海水进入海水鱼消化进的量很高。

鱼类对水中药物的吸收效率受药物理化性质、鱼类品种、水环境等因素影响亲脂性成分通过扩散穿鳃上皮,但分子量过100的药物就很难通过鳃上皮。不同品种的鱼种药物的吸收异也很大,斑点义尾鱼种对水中的氯霉素根本不吸收,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很难吸收,而对卡那得素,呋喃那斯和土素按照其水中浓度成比例地进行吸收,

鲤鱼在高浓度药物溶液中浸泡24h,其对土霉素,氮下西林和响西林的吸收量,不能达到有效疗浓度( Blastola et al,1980).虹鳟接触孔雀石绿水溶液60min后,体内孔雀石绿度高于水中的浓度( Clifton- Hadley和 Alderman,1987)

鱼药制剂入水后第料会随水体流动面环产生污因此,经水给药应尽可能纯的药物成者使用辅料对环影响小的制剂。低计量(如0.01%)表面活性剂,能促进鱼体对水中药物的吸收 。不同表面活性剂其促进药物吸收的能力有差异。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rosil OT能很好地促进鱼体对水溶性好的磷酸红霉素的吸收:但吐温一80°(非离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地促进鱼体对沙拉沙星的吸收,沙拉沙星在水中的溶解性只有0.1%。

4.经水给药的优点和缺点

经水给药的突出优点是方便,通常用于低分子量药物给小水体中的小型观赏鱼给药,适合大规模的鱼群给药,适用不能进食鱼或摄食鲜活饵料鱼类的给药,某些鱼类适合经水给药,一般在给药后能很快地吸收药物: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不会超过30min些小型热带观赏鱼,可能会小于60S

经水给药的药物一般只有不到5%的药量被吸收,这导致了资源浪费、用药成本升高水环境污染。经水给药经常会导致药物过量使用,或对健康鱼的非必需给药。

5.局部水体泼酒法

同部泼酒法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①除野杂鱼(螺)或*虫,在睛天清晨,小野杂鱼或原生动物(如轮虫、枝角类、足类)或寄生虫的趋光性幼虫会因缺氧或驱光而集中在池塘边缘表层,在这些部位泼酒较高浓度药物,可速*死这些野杂鱼或原生动物或寄生虫幼虫。②*藻、富营养化池糖的下风处往往藻类密度较高,在这些部位泼洒*藻剂或环境改良剂,可*灭有害藻类或吸附藻类毒素。③缺氧或“泛池”时,在鱼群集中部位泼洒化学增氧剂,可缓解鱼类缺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