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汤一冲,糁汤就成。摄影/卢文
“酸辣一锅汤,四季碗不凉。出了济宁州,有钱喝不上。”济宁当地还爱喝辣汤,碗一放、嘴一抹,再把油条往碗里一泡,香啊~当然,猪肉馅饼、韭菜鸡蛋菜盒也是辣汤绝配。
济宁人把“糊粥”直接叫做粥,爱的是淡淡的糊味和浓浓的豆香味。配豆腐丝、黄豆,奢侈得泡上羊肉,掰开馓子油条,转着碗喝。曾经为了适应运河的重体力劳动,煮好的甏(bèng)肉放在米饭上一起吃,一锅老汤里再下点面筋肉丸狮子头,一份硬核的“甏肉干饭”带来清晨的干劲儿!
甏肉干饭,就问你硬核不?摄影/砍柴书生
无论寒冬还是盛夏,枣庄的羊肉汤馆早已准备好一锅慢熬的清汤。
说是“清汤”,却是十几种香料熬煮的乳白色汤汁。原汤直喝,最能体现枣庄羊肉汤的功底。汤中的肉香荡气回肠,再来一道热调羊肉,一盘花生米,大口肉、大口汤、也许还有大口酒,不愧是咱大山东!
枣庄羊肉汤,原汤就很鲜。摄影/砍柴书生
沿着运河而上,到了另一座大运河之城——聊城。湖、河、城融为一体,这座水城的早餐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前卫的气息。
一种古老的早点呱嗒,肉与蛋各自为馅,也彼此组合。蛋液与肉混出的旋风形状,被特别地叫做“风搅雪”,浪漫炸裂。至于八批馃子,曾深受重体力劳动的运河船工喜爱,与胡辣汤、甜沫十分相配。最无可替代的聊城吃法是砍沿烧饼夹八批馃子,热乎乎、油汪汪,很管饱啊。
聊城呱嗒,内有乾坤。摄影/砍柴书生
不少山东人在早上喜欢烧饼加老豆腐组成的搭配,聊城高唐的老豆腐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吃。卤香、辣香、油香、豆香,豆腐似雪如玉、卤字深红像琥珀,不吃上一碗实乃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