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大字写法图片,毛笔字写法图片大全大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4:59:37

展厅视觉意识的引入,对书法大字创作朝着更为激进的视觉态势展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已涉及到对当代书法发展能否正确地辨识上来,转而对创作思维、场景预设、情绪调动、技术配合、经验运用等作出客观预判,从而焕发新的笔墨气象。这种更具现代气象的形制并形成的空间和谐,实际是一场具有视觉意义的审美转换。为此,本文提出“才、胆、识、力、趣”几个方面,从审美角度、书写经验等来对大字的创作思维和路径作一分解,特别是把大字创作意趣等放到展厅背景中来探讨,将会获得更多对大字书法的审美认知及操作观念。

对才情、胆识的推崇,对趣味的辨识,明清人解读较多。“李贽在《杂述》中分析强调过作家对‘才、胆、识’的作用,袁宏道在《妙高山法寺碑》中提过‘识、才、学、胆、趣’说。”[2]叶燮《与友人论文书》在论述了文章主客观之间的“理、事、情”后,也转而对“才、胆、识、力”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文理即书理,我们探讨大字书法的创作与思路也是将从“才、胆、识、力、趣”等几方面介入,与审视展厅背景的主客观感受相结合,寻绎大字创作所遵循的美感本质。

“识”对“才”“胆”“力”“趣”等具有统帅作用。“天下唯‘识’为难。”[3]识是对物、理的基本判别能力,即见识能明辨是非。才即才情,方向明确,才的外显才有主心骨。有识就有胆,有的放矢而不至于鲁莽。创作中无识无胆的笔墨,难有自由可言。力是承载才的基石,古今能成一家言者,皆须奋力一搏,无力难成一家,而有力之才方能坚质力沉。无识有力,则胡说盲动。趣即情趣、意趣。梁启超云,“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一件上佳的大字书法,在展厅成充满气势、张力的视觉感受,往往是意境与趣味的巧妙融合。

毛笔字大字写法图片,毛笔字写法图片大全大图(1)

展厅是当今书法能否完成现代转型的熔炉。视觉理念的先锋意识,情感宣泄的艺术表达,为展厅提供了转化的平台。传统书法的雅致,对内质的一贯强调,在展厅中不仅再现灵光,空间意趣使得书法的表达方式也不断从内生模式转向外扩式的精神诉求。应该说,当今艺术强调视觉感受与情感传达是带有现代意义的一种美学转向。尽管书法显得相对滞后,但现代元素已经不自觉地渗入到书写中来。尤其是高科技等促成的新视觉手段,对书写的未来提出了挑战。展厅对作品的展示越趋多维,作品信息不仅展示着作者对外界的看法,对赏读者的引领意识也成为人们不断表现的内容。作品内、外部信息的交互感染越来越成为当今书法审美的主要内容。

由此,作品的视觉感受,显然已成为人们不断提升和实验的焦点。字形的扩大,尤其是行草书形制的放大成为情感激发的再次突破,对空间掠夺与视觉穿透成了追逐的时尚。因此,展厅的大字化倾向,那种纵横捭阖的控制力,那种跌宕起伏的块面营造,那种奇思妙想般的天才表达,那种笔未到气已吞的张力。令人倾倒和神往,而作品对“才、胆、识、力、趣”的审美传达,正是大字书法表现最为核心的内容。

毛笔字大字写法图片,毛笔字写法图片大全大图(2)

一、字形放大溯源

一部汉字书写史,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字形不断放大的历史。回顾对字形展大的书写历史及经验积累等,才能在书写的辨识中寻求和把握大字书法的创作思维与路径。

从书史来看,最早专业化地谈论大字创作的是宋人。苏轼云:“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宋人已把大字书写作为一种与草书、楷书相等同的科目来训练了。

不过,从原始契刻符号等来了解或说明文字书写的大小问题是极为困难的。原始艺术往往起源于内心混杂的冲动,先民们在多元意味的刺激中学会对自然界的模仿,把好奇、性冲动、征服欲、崇拜等激化到一种等同于本能的潜意识心里机制之中。契刻符号一般较为细微,但原始大地艺术也有着宏大的式样,如秘鲁南部的纳斯卡线遗址。从最初的野外留存看汉字书写的形制大小,充其量是汉摩崖石刻。汉字石刻需要书丹,而后凿刻,这是文字本身所决定的,更何况汉字成为艺术的可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毛笔是决定汉字书写是否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文字本身的神秘性,而精微本身就是神秘的一种样式。甲骨文就是形制精巧、笔画细腻的记事工具,实用是主要功能,人们还没对文字书写或对充满人文情怀的表达等有明确性的艺术指向,思维模式还定格在实用的以解决生活所需的劳动实践之中,对“文”的追求是蒙昧的。另外,书写墨迹还需要载体。工具材料就是制约书写形制大小的首要,由于造纸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才在篇幅宽阔的载体上寻到放大性情的空间。因此,字形放大书写受到诸多要素制约。

对大字书写的认识和对形制的突破,首先应该从摩崖石刻的书写经验中学习。从实践经验来追寻古人对字形展大意识的关注,是从对艺术创作的主观出发来探究,放大形制实际是主观冲动下的创作逻辑,是更为纯粹的一种内心诉求,是在“文”的不断自觉中寻求人性放达的一种尝试,一种更大的刺激与冲动。摩崖石刻的宏大叙事,是一般性文*事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另一种叙功、记事的树碑形式,创制者的内在冲动跃上崖体。深山峻岭,人迹罕至,不易毁坏,字形超大,风格粗犷而野逸,气势夺人。如形制恢弘的《开通褒斜道》《石门颂》《泰山金刚经》等,是后来擘窠大字的发端。当然,摩崖石刻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样式的丰富性,纵逸浑厚,因地制宜,顺势而书,体现出那种与天地同构的创造力和执着精神。

其次,唐人大字书写是对魏晋精微意趣的突破。唐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疆域辽阔,军事强大,培养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心理,士人作为社会的整合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强。在书写中崇法求度,而抒情表达方式更是士人们实现文艺理想的主体内容。“颠张醉素”的狂草就是汉字书写放大的经典。唐人字形放大书写,一是以石刻、造像记等碑刻文字为主体的书写,这是北宋以前大字书写的典型;一是晋唐以来,文士书壁,但墨迹不存,《自叙帖》《张好好诗》等墨迹则是书法史上第一次可见的字形放大的鲜活样式。再次,米芾是字形扩大的先锋。米芾用笔开启了自我创新模式,“刷”光了“二王”的精巧,替换了魏晋意蕴中的唯美内质,表达了更多的风*与率性,对线形、线质进行改造的,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不多。他通过对线质的机理改变,一改以往的温润与调和,强化点画的视觉张力,字形、体势等由之前的内敛转向张扬,具有“怒”“渴”之气象。所以,赏读米芾大字书法,那种扫荡了魏晋气韵中温文尔雅的充满张力的结构,催人振奋。如《吴江舟中诗》《研山铭》《虹县诗》等大字行书是开拓性的,他回避了由相对平和的“二王”字形经放大后导致的四平八稳。这种风度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徐渭、王铎等人。宋以后书法创作中的字形就再次扩展。明清大轴的成功是从宋以来多少代书家的经验积累所致,王铎大字行草书就是近乎完美的视觉图式,随后就是清代碑派书家以朴拙、浑厚的姿态,颠覆了以往的帖派标识。从视觉上看,从笔法到结构,再到章法处理形成视觉张力的碑派书风,即使置于今天的展厅仍极具视觉冲击。尽管那时没有群体展示的视觉感受,但作者们显然由于当时高崇的厅堂视觉所启示,而转向对张挂后视觉空间的兼顾。

毛笔字大字写法图片,毛笔字写法图片大全大图(3)

二、对骨感的理解

由于对展厅高崇的视觉利用,及对作品本身气势扩张的需要,建筑学原理对大字创作,尤其是大字行草书创作,更具趣味性的启示和视觉引领。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经验。当今书手大都关注文本本身,对展厅空间的视觉感受较为迟钝,又缺少美术手法对空间利用的视觉经验,作品往往缺少张力和外扩气象,甚至有些作品字越大而气格越拘谨。

如大字行草书,尤其是八尺、丈二巨制的空间感是精心营造的。开放、奔放的空间具有浪漫的色调,更是一种趣味十足的美感传达。宏大巨制如建筑艺术般在以展厅为背景的构造中是诗意的块面勾搭,更需领会本立面从出现起对周边环境的干扰与形象的视觉渗透。作品陈立犹如不同建筑风格簇拥于宏大的空间,诗性的视觉传达,彰显出不同的构思与理念,要理解这种巨制在环境中的立体感,多维度,而不是平面设计。当然,书法的唯一性是一次性的即兴表达,需要对空间感的不断理解和创作经验积累才能表达这种诗性的视觉趣味。比如,在赏读徐渭、傅山大草时就深深感到这种气场对周边空间的强烈渗透。这不仅是风格的变异,也是视觉转型的巨大成功。一些张挂在其旁边的作品一般都会在其视觉的扰动中黯然失色,在视觉上备受伤害。因此,大字行草书依靠基本的技术语言,借助空间渗透,营造了诗意空间,而让人充满多维想象。这不是汉字的简单放大和块面堆砌,也由于空间巨制,手法上往往充满着野性的萌动,那种老到的笔墨,冲动般地撕咬,似乎能让人听到沙沙的纸笔摩擦声;点画的震颤、墨色巧妙搭配、线性的纠缠、虚实的激荡,其气势往往能拒人以千里之外。对字形或块面结构的空间把握,就是对空间进行无限可能变化的尝试。

鸿篇巨制无论如何以什么方式占领空间,但都需要在空间具有站立感,这是对骨感的理解。大字作品尤其强调筋骨,骨架的映射是大字作品具有站立感的首要因素,特别在立轴作品的创作中,站立感是一件作品成功的关键。首先,在经验上需要对碑版石刻等文字意趣地吸收,增其厚重、力沉的笔墨感受。其次,宏大巨制不仅是形制本身的站立,重要的是内容组织上的站立,这是对上述原理的一种理性衍生。从书法史看,第一件竖式作品是吴琚的《桥畔垂杨七绝》,之前作品的赏读是向两边延伸的,而到了明清大轴的出现,那种纵向滚动纠缠的幅式,明显需要一种站立感来支撑这种轴式图像。它不仅是笔墨本身的表达,更是在此基础上对内容的有效整合,使之具有立体式的多维的站立感,从而完成对空间的占领。因此,在气势上的不断扩张正越来越成为上佳作品不断表达的视觉手法。创作时不仅要把控行气的跌宕感,还要强调纵向块面间在体势中的站立式组合,中途“堰塞”或塌陷都是失控的表现。在展厅中,我们经常看到整体倾斜感的作品,这就是没有注意到站立感导致图像的整体性倾斜。图像站立处理在绘画中常被使用,画家们注重幅式的边角处理,即所谓“金边银角”,处理得当,作品趣味横生。

构成骨架感的要素,一是中锋点画。这是点画形成立体感的笔法,是力量的体现,尤其是一些较长的点画,如果没有很好地执行中锋用笔,则很难形成对周边点画的辐射和支撑。二是厚实的块面(包括字形组合、块面合成)。大字书法图像,往往由较多块面来进行有序的调叠,使之具备视觉上的虚实、疏密,甚至形成块面的三角支撑,或者说是不规则的菱形等。无论中西,上佳的绘画图像都有稳定的三角支撑,书法图像一旦注重视觉感受就得遵循这一规则。书法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空间渗透的意象中同时又展现了作者心灵的内省性笔墨感觉。

毛笔字大字写法图片,毛笔字写法图片大全大图(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