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具体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闱。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有孙猴子给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但毕竟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或者说,大略只有孙猴子这样的神通,才有可能掌握这悬丝诊脉的本领。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人在1968年请教过施今墨老先生。施老是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
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
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此乃脉诊初学者所处之境,在此境界中可抛开二十八脉,用心去体悟指下的感觉,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多练。我在学脉之初,坐在老师旁边,老师摸完,我再摸,也不看老师写的是什么脉,就只体会自己指下的感觉,或如水漂木,或如盘走珠,或如捻葱管,或如按鼓皮,或如轻刀刮竹,或如病蚕食桑,诸如此类。
老师的病号很多,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常见脉的指下感觉就都有了,接下来便进入第二境界。
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到此境界已经对各种脉象的感觉了然于胸,此时一要在老师处求证,询问老师的感觉,看老师定为什么脉象。二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以证测脉,然后用心体悟。如外感寒邪之紧,中风之缓,中暑之虚,失血之芤,木郁之弦等等,慢慢的各种脉象便真真切切得如山如水,现于眼前。
此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山有山形,水有水象,若达到此种境界,便可指导辨证治疗了。随着临证积累,指下的感觉越来越丰满平实,渐而山真水切不断深化,若此,便可达到指下山河可辨的境界。
三、山外还有山,水外还有水
此乃脉诊的最高境界,山外之山水外之水,乃圣山圣水,山水言形言象,山外之山水外之水,言气言化。达到此种境界,便可由形而上近于道,此时,当可体悟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传统脉诊的最高境界是体悟病人的脉气,气的寒热温凉,气的升降出入。正所谓“上工调气,中工守气”,即是言此。达到此种境界便可在气的层面上与患者交流,甚至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此时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境界如处化境,悟者方知。
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闱。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有孙猴子给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但毕竟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或者说,大略只有孙猴子这样的神通,才有可能掌握这悬丝诊脉的本领。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人在1968年请教过施今墨老先生。施老是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
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
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讲讲“悬丝诊脉”的那些事儿~
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此乃脉诊初学者所处之境,在此境界中可抛开二十八脉,用心去体悟指下的感觉,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多练。我在学脉之初,坐在老师旁边,老师摸完,我再摸,也不看老师写的是什么脉,就只体会自己指下的感觉,或如水漂木,或如盘走珠,或如捻葱管,或如按鼓皮,或如轻刀刮竹,或如病蚕食桑,诸如此类。
老师的病号很多,我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常见脉的指下感觉就都有了,接下来便进入第二境界。
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到此境界已经对各种脉象的感觉了然于胸,此时一要在老师处求证,询问老师的感觉,看老师定为什么脉象。二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以证测脉,然后用心体悟。如外感寒邪之紧,中风之缓,中暑之虚,失血之芤,木郁之弦等等,慢慢的各种脉象便真真切切得如山如水,现于眼前。
此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山有山形,水有水象,若达到此种境界,便可指导辨证治疗了。随着临证积累,指下的感觉越来越丰满平实,渐而山真水切不断深化,若此,便可达到指下山河可辨的境界。
三、山外还有山,水外还有水
此乃脉诊的最高境界,山外之山水外之水,乃圣山圣水,山水言形言象,山外之山水外之水,言气言化。达到此种境界,便可由形而上近于道,此时,当可体悟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传统脉诊的最高境界是体悟病人的脉气,气的寒热温凉,气的升降出入。正所谓“上工调气,中工守气”,即是言此。达到此种境界便可在气的层面上与患者交流,甚至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此时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境界如处化境,悟者方知。
文源|中医思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