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陆洪娣的女孩在育婴堂熬了十年后,她开始反抗,帝国主义分子便将她关进靠街的一间三层阁楼的小房间里。陆洪娣撬开百页窗,向过路的行人和阶级姐妹控诉帝国主义分子的罪行。
过路的群众见了,愤怒地高呼:“美帝国主义滚回去!”在群众的坚决斗争下,帝国主义分子害怕暴露真相,只得把她放了出来。
这个故事就是来自陆洪娣的回忆。
几年后,我读小学时也参观了育婴堂遗址和帝国主义罪行展览会,我记得看到过孩子尸骸的照片,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我后来明白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义和团情节的再现,将外国人在中国的慈善事业妖魔化了。
但对这种外国人*害中国孩子的感性回忆,依旧挥之不去。
徐家汇育婴堂的遗址上后来建了太平洋百货商场,据说为了抚平地下死婴的冤屈,在1990年代的时候,商场不断播放《宝贝对不起》这首歌。我不知真假,当时只觉得这首歌很有活力,能触动人们的消费*。
其实,育婴堂旧址并不在现在的太平洋百货商场,而是在漕溪北路201号。
据《中西邂逅徐家汇》,育婴堂的婴儿死亡率之所以高,是因为主办方不考虑抚养能力,对婴儿广为收养。另外,还有保育能力不足的原因。那个年代没有青霉素等抗生素,药品奇缺,加上医疗条件极其简陋,所以一有传染病,就会死一批人。
再者,不少婴儿送来时已患重病,或有先天性缺陷。
但是,在战乱频仍、社会救济力量极为薄弱的近现代中国,育婴堂确实使4000多人获得了新生。
1971年第22期的《红小兵》总算有了一篇关于指南针的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