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搞清楚真相,
我们先来捋一捋原文的逻辑 ↓
1、电水壶锰含量高
2、加热后会有锰析出
3、锰摄入过量会损害神经系统
这里对应着三个关键问题 ↓
1、电水壶是否含锰:锰含量多高才算高?
2、电水壶加热是否会析出锰:析出量有多少?
3、析出的锰是否会被吸收:摄入多少才算过量?
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满足,这篇文章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我们来逐一分析 ↓
“电水壶的确含锰 √”
一般电水壶所用的材料是不锈钢(为了防止腐蚀),最常用的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即常说的300系不锈钢),而304就是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之一。
还记得小米4发布会吗?让很多人记住了奥氏体304不锈钢 ↓
但是需要注意,304不锈钢≠食品级不锈钢。一般304不锈钢不是食品级的,食品级需要特殊加工,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有优势呢?因为它耐腐蚀。
而提供耐腐蚀性能的元素就是镍。但镍这个玩意,主要集中于地心,地表的储量较低,所以不好开采,而且我国又缺镍。东西少了价格就高,所以就有了更便宜点的节镍型的不锈钢(比如200系不锈钢),也就是传言中所说的“高锰钢”。
200系不锈钢多加锰是有原因的。这就要说到氮,氮元素也是奥氏体的形成元素,也能大幅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但是氮这个玩意也有点麻烦,在大气压下溶解度非常低,加入很困难,这时候就需要锰出场了,锰的加入能够促进氮元素的固溶,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我们的结合是有原因的
那么,锰含量多高才算高?
高锰钢指的是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
至于食品级不锈钢,一般含锰量在2%以下,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并没有明确规定锰的迁移量。
“加热后会有锰析出 √”
这里就要提到蝌蚪君的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