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佛森美术馆
在这些项目中,贝聿铭试图去深入挖掘每一种文化所自有的建筑语言,同时坚持现代主义的几何图形风格。在他看来,历史和传统,不是新的建构的桎梏,反而是灵感的源泉。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比如美秀美术馆的项目中,贝聿铭虽不通日语,但是和业主小山美秀可以用汉字交流,一次两人提及古文名篇《桃花源记》,讲到文字中描述的空间历时体验,一拍即合,遂有了后来长长的隧道吊桥和出人意料的入口。又如贝聿铭最后的大规模建筑作品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那样,建筑师将博物馆置于滨海大道延伸出来的人工岛上,整个建筑富有浓郁的伊斯兰韵味,却仍旧忠实于几何图形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在故里的实践

路思义纪念堂
贝聿铭基本上是一位西方建筑师,不过他在故乡也留下了几座十分精彩的设计。最早就可以追溯到1963年落成的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堂。这是贝聿铭在齐肯多夫手下接下的第一个独立项目。他结合了中国古代寺庙房顶的金瓦和西方哥特式大教堂尖顶的特色,做了一个造型十分别致,屋顶和墙面合二为一的设计。

香山饭店
1982年完工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正式“回乡”的作品。这个设计融合了自然元素、文化传统、悠久历史于一体。他试图找到一种绝对中国的建筑表达,却又不用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细节和主题。不过成品有点两边“不讨好”,西方人认为这个建筑有些“后现代”,中方则觉得它“太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