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11:13:27

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1)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斯人已逝,建筑仍在。5月17日,天色灰蒙,由贝聿铭主持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像往日一样矗立于香山公园内。饭店总经理高睿说,在当日上午管理层举行的晨会上,他们集体肃立,为这位102岁老人的离去而默哀。

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晚年最牵挂的却是中国。这一天,贝聿铭的弟子林兵向新京报记者回忆,2019年3月师生俩人见面时,贝先生还曾念叨想回中国:“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全文3969字 阅读约需8分钟

视频丨150秒回顾贝聿铭传奇一生: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2)

贝聿铭资料图。卢浮宫博物馆微博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1岁时,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10岁那年,父亲调职至上海,贝聿铭在香港与上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这段成长经历被认为影响了他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他的建筑常常用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从而使自然融入建筑。

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学,因无法习得教授的古典绘画技巧而转学至麻省理工学院,并在1940年取得学士学位。1948年,他在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后不久,就被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聘用,负责监督柴根道夫旗下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设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他从事建筑设计近半个世纪,设计的知名建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摇滚名人堂、中国银行总行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83年,贝聿铭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评审团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

视频丨两分钟带你看贝聿铭为世界留下的传奇设计。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探访香山饭店:晨会时集体默哀

斯人已逝,建筑仍在。5月17日,天色灰蒙,由贝聿铭主持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像往日一样矗立于香山公园内。

饭店内一切如常。贝聿铭的名字,在某些时刻被人们提及。饭店总经理高睿说,在今天上午管理层举行的晨会上,他们集体肃立,为这位102岁老人的离去而默哀。

香山饭店的建造项目,始于1978年。当时,贝聿铭受中国政府之邀,主持设计饭店。这是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酒店,建成之后,于1982年开业。

香山饭店的园林景观,融入贝聿铭许多独特设计。黄彪介绍,饭店后庭院的后方即是香山,从饭店大厅望去,满目苍翠。这样的设计,“是巧妙‘借’来香山的景色。”

在设计中,贝聿铭用他老家苏州风格的白灰泥墙,取代了北方常用的赭石色墙。他还请来一位75岁高龄的烧窑手艺工匠,恢复了从明朝传下来上千年、快要失传的技艺。

建造香山饭店时,贝聿铭多次到现场考察。黄彪说,后庭院有些地面,由鹅卵石铺筑而成。这些鹅卵石从山东运来,黄色鹅卵石平铺,黑色鹅卵石则立起来铺筑,“当时,贝先生在现场,亲自指导工人们要如何铺造。”

后庭院内,还有三块大石头。它们由贝聿铭亲自到云南石林挑选,最终运到香山,用于后庭院的建造。

时至今日,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仍整体保留原样。此前,因为芭蕉树容易成活,饭店曾在大厅改种过芭蕉树,但后来,为了与贝聿铭原先设计保持相符,又改种成竹子。

黄彪称,两年前,贝聿铭100岁生日之际,有喜爱贝聿铭的民众前来香山饭店,为贝聿铭庆生。“他们慕名前来,有老师有学生,也有其他职业的人。虽然贝先生本人没来,但当时,他们为贝先生准备了一个很大的蛋糕,还拍了生日祝福视频,打算把视频发给他。”

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3)

香山饭店四季大厅,为与贝聿铭原设计保持相符,曾一度种植的芭蕉树已被竹子取代。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对话贝聿铭弟子:他想回国吃好吃的

贝聿铭的作品享誉世界,晚年最牵挂的却是中国。

贝聿铭的弟子林兵告诉新京报记者,每次见面,两人都会聊起他的设计代表作苏州博物馆,而对于自己的另一重要作品香山饭店,贝聿铭生前很遗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香山饭店的施工工艺、质量并不是很满意”。

他向新京报记者回忆,2019年3月师生俩人见面时,贝先生还曾念叨想回中国:“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林兵1998年至2010年在贝聿铭所创办的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任职。2004年至2008年,他曾代表贝聿铭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的驻现场代表,负责设计方与业主和施工团队之间的现场协调。也曾负责《贝聿铭全集》中文版的审校。2017年贝聿铭百岁寿辰时,他曾负责在苏州美术馆策展贝聿铭文献展。

谈生活:特别喜欢红烧肉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贝先生去世的?

林兵:(北京时间)今天(5月17日)早上知道的。贝先生的儿子也给我打了电话。

新京报:贝先生具体是什么时候走的?去世时是什么情况?

林兵: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的。最后是在医院,年纪大了,各方面功能可能衰竭,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

新京报:你最后一次见贝先生是什么时候?

林兵:今年3月底,我去家里看他。我每次去美国,都会去看他。

上次去的时候,他状态很好,讲话兴致很足。我在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一起吃了午餐,聊了会儿天。

新京报:你们聊了些什么?

林兵:什么都聊。

他比较关心吃的,一直很怀念中国菜,特别是比较讲究的中国菜。因为在美国很难吃到非常入口的,所以他经常跟我说想到香港、苏州去吃好吃的东西。

他很喜欢粤菜,也很喜欢苏帮菜,特别喜欢红烧肉。以前有机会到苏州的时候,他还喜欢吃苏州的鸡头米,这当然在美国吃不到,也就是想想。他还是挺怀念中国美食的。

新京报:那上次见的时候,你们是吃的中国菜吗?

林兵:对,当时请了外面的中国厨师为他做菜。有红烧肉,还有江浙一带的腌笃鲜——笋、百叶和鲜肉,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们还喝了点啤酒。他喜欢喝红酒,如果吃西餐就喝红酒,吃中餐喝点黄酒,吃日料喝点清酒。他饭量一直不大,吃得不多,但对于一个100多岁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新京报:除了美食,你们还聊了些什么?

林兵:各个方面,我们唯一不聊的可能就是工作。

当然,由于我和我的合伙人以前都是他的助手,几年前我去见他,他也会问问我们在做什么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聊起此前做的一些项目,比如说苏州博物馆。后来,更多聊的是其他方面而不是工作。他会跟我聊聊自己小时候中国的事情,比如苏州、他的老家等等。

新京报:你当时走的时候,贝先生有没有交代些什么?

林兵:没有。虽然我也知道他年纪很大,但是从他的精神状况等方面来说,每次都觉得很快还会有机会见面,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代。他每次看到(我),都很高兴,聊了以后就等着下次见面,也没有想到他会去世。

新京报:上次见面之后,有再跟他联系吗?

林兵:没有,因为毕竟年纪大了,他也很少用电话,平时很少联系,一般我们都是当面去看他。

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4)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官网

谈作品:每次都会说起苏州博物馆

新京报:贝先生最后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

林兵:应该是2012年来香港。那时候他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边上做了一个小殿堂,应该说是他最后的作品。在参加开幕式之前,他到香港看了朋友,然后去了日本。

最后一次来大陆的话,应该是2006年来苏州,当时是做苏州博物馆。从2002年到2006年,苏州博物馆建造期间,他一共来了五次苏州。

新京报:您当时代表贝氏事务所及贝聿铭先生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驻现场代表,有什么感想?

林兵:贝先生做事很认真,并没有简单地想到建筑本身。他考虑的是建筑跟周边环境的融合,跟苏州历史的融合。同时,他也会想到未来的营运等问题。业主想不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

就建筑而言,他从来没有单单为做建筑而做建筑,相反他是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觉得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跟这方面也有直接的关系。

新京报:苏州博物馆有贝先生的“小女儿”之称,他后来有跟您提到过这座博物馆吗?

林兵:有,我去美国看他,都会说起。他会问苏州怎么样,我说苏州很好,大家很喜欢苏州博物馆,苏州很多地方的建筑都很像苏州博物馆。他说那有点可怕,不应该全像苏州博物馆。

其实在2006年离开中国的前一天,贝先生曾提出想在下午4点前去苏州博物馆,一个人走走看看。因为他很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观众的关系,观众走在博物馆里,他也想在旁边观察一下。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最后能再看苏州博物馆一眼。

那天下午他去了,但不是一个人,有记者、领导什么的,很难有机会自己单独一个人。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事。

新京报:既然这么念念不忘,后来为什么没有再回苏州看看呢?

林兵:2006年走的时候,他已经90多岁了,年纪大了,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他一直说想回中国再看看,最近一次看到我还在说这个事。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新京报:贝先生在中国的另一代表性作品香山饭店,他有跟您提过吗?

林兵:香山饭店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也是他离开中国以后首次回来做的项目。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香山饭店的施工工艺、质量并不是很满意,他觉得有点遗憾。

谈评价:被称为“大师”,贝聿铭有点忐忑

新京报:贝先生有没有跟您提到他的遗愿?

林兵:没有。他没有告诉我他对自己一生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他有很了不起的一生。因为他做了很多重要的作品,留给了世界。

新京报:您刚提到,贝先生没有在您面前评价过自己?

林兵:他做的作品他都很骄傲,因为他都用心去做,而且都能得到各种文化的接纳。我相信,他应该很欣慰。但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不会自己说怎么样。每当有人尊称他为“大师”,他会有些忐忑。虽然他没有这么告诉我,但在边上我可以感受到。

他一直说,他做的一切,希望大家在建筑当中去感受。我记得苏州博物馆完成后,我回美国,他问我大家喜欢吗?我告诉他,苏博开幕的第二天,有一位老人去,说觉得很舒服。贝先生说,这个感觉是最好的褒奖。

新京报:贝先生之前有没有跟您谈过,百年之后想葬在哪里?

林兵:没有。目前家人还在安排他的后事,具体还不知道。但我相信贝先生应该会跟他的太太葬在一起,太太是葬在美国纽约。

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 潘闻博 吴鑫 实习记者 聂丽平 编辑 郭琛 李劼 张进

校对 郭利琴 陆爱英 翟永军

往期重案回顾:

山东莱芜暴力袭医案:医患纠纷如何酿成悲剧

一万张寻人启事

服刑15年后 河南“伤妻案”被告人曹红彬改判无罪

“三无”豆制品调查:黑作坊每筐豆腐都趴着苍蝇 样品检出苯甲酸

上饶校园凶案:行凶者事先曾警告 如何进校成谜

贝聿铭晚年住哪,贝聿铭是怎么去世的(5)

本文为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以下为推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