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男生,四种不同的颜值风格,全方面吸引各路审美不同的观众成为他们的粉丝。
至于唱跳能力,在高颜值之下,是可以得到“滤镜”美化的。
- 优秀音乐作品,弥补了平均业务能力问题
老牌男团业务能力有很多槽点可寻,但在作品这一方面,他们却完胜了当下任何一个年轻偶像团体。这些老牌偶像团体并没有什么天才型创作选手,但他们遇上了华语音乐创作力强盛的时期,当时优秀作品产量极高。
观众可能不是F4粉丝,但一定会听到《流星雨》;
不知道5566,但听到《我难过》仍旧是熟悉的;
不清楚183club,但大街小巷传唱的《迷魂记》,也不得不让你被动洗脑;
即使观众当下吐槽飞海轮舞台表现力差,却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代表作《我有我的Young》曾经传唱度很高。
反观当下的偶像团体,很多作品都是“粉丝专属”,粉丝以外的观众很难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如今年轻偶像团队没法红出饭圈,也正是因为作品传唱度乏力,无法真正通过音乐打开他们的国民度。
但,有音乐作品加持的飞轮海等老牌偶像团队完全没有这个弱点,观众在认可他们的音乐之时,就已经认可了他们。
很讽刺,15年前,偶像业务能力培训还未系统化,所以我们的艺人业务水平一般,但幕后创作力很强,仍旧能用音乐说话。15年后,艺人们的业务水平上来了,幕后创作力却走入低谷,反而要用爱豆们的个人特色来控场。
这种现象,不知道应该为硬条件好却碰不到优秀作品的爱豆们惋惜,还是要更同情难享受偶像团体作品魅力的观众。
- 偶像剧捆绑造星,“不会唱不会跳”男团出现的根源
前面七话提到,“不能唱不能跳”式男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此之前男团大多如动力火车般是专业的音乐组合。待到台式偶像剧掀起华语影视圈热流后,才衍生出对音乐、舞台业务要求放宽条件的“偶像男团”。
在2000年初期,台式偶像剧影响力远胜过韩流,从《流星花园》到《王子变青蛙》等剧,部部都有极强的造星能力。其中,“鼻祖”《流星花园》的出现,对2000-2005年台湾地区偶像男团影响至关重要。
因为《流星花园》的爆红,剧中“F4”成员言承旭、周渝民等人红极一时,当时他们的经纪公司顺势让四人组成F4男团。别看他们只是临时搭伙组成的团体,却创造了很多专业音乐团队都无法比拟的现象成绩,吸金能力极强。
海内外一年19场演唱会,场场观众爆满,入围《福布斯》权力榜、在《流星花园》故乡日本创造多个纪录,这些都是小菜一碟的成绩。时至今日,哪个电视台能让F4合体,情怀影响力都不逊四大名著班底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