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千两百多年以来,的确有无数的盗墓贼光顾乾陵。
光有名有姓的就有17位。
其中动静最大,经常被人提及的有3次。第一次是发生在唐朝末期黄巢起义。
这个黄巢当时打着义军的旗号,率领农民起义反抗朝廷,声势非常浩大。
他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转战近半的大唐江山,敲响了大唐的丧钟。
但是这种长期流动作战的战术有个弊端,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缺乏经济和群众的支持。
所以他为了搞到钱来支撑自己这支庞大的游击队,就打起了乾陵的主意。
黄巢起义
据说当时他调来四十万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乾陵。
他们把乾陵从上到下挖了个底朝天,却始终没有挖到地宫。
我们现在还能从航拍图上看到这条几十米的深沟。可见当时这四十万大军下了多大劲儿。
按说这四十万人的声势可不小啊,为什么他们没有挖进地宫呢?
前边说了,乾陵采用的是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整个地宫是建在山体之中的。
相当于地宫周围被厚厚的山体包围保护着。
如果随便找个地方挖进去,兴许也能挖到地宫。
但那工程量是相当浩大的。
估计没等挖到财宝,这四十万大军就要土崩瓦解了。
黄巢沟
所以,没能找到地宫入口的黄巢,带着这四十万大军灰溜溜地颠儿了。
接下来这位比黄巢要专业的多,他是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国人温韬。
曾当过7年的耀州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军区司令员。
在这个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专门对关中地区的唐皇陵下手,盗取金银财宝。
开头说的唐十八陵可都是在关中地区,其中有十七处都被这温韬派兵盗的一干二净。
唯独乾陵让他失手了。
为什么呢?接下来的说法其实是有些玄幻的,未经证实。
图7 大唐十八皇帝陵分布图
据说当时温韬挖乾陵的时候呢,天空经常出现异象。
每当数万人上山准备挖乾陵的时候,好好的天气就会立马变成狂风暴雨,只要人一下山,马上就会转晴。
一连三次上山,都是这样的情况。
温韬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开始怂了。
做贼心虚的他只能放弃挖掘,带兵撤退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着,这两次大规模的盗墓行动虽然人数都不少。
但是再怎么说也是冷兵器时代,光凭锄头铁锹啥的,肯定不好挖。
别急,还真有人动用过现代化的部队,想要炸开乾陵。
民国时期,陕西军阀孙连仲为筹集军饷,也打过乾陵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