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
宋朝宰相寇准是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契丹频繁*扰大宋边境时,曾反对迁都,极力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军民士气大振,迫使契丹退兵请和,最终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
寇准年轻的时候,曾写下诗句:“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想不到竟一语成谶。
寇准晚年遭到奸佞丁谓的排挤和诬陷,罢相后谪居雷州,距离大海确实只有十里远,而距离家乡陕西渭南,却真的是山过“万重”那么遥远。
寇准人生最后十八个月里,积极传播中原先进文化。
丁谓被贬到更远的海南,路过雷州的时候,寇准派人给丁谓送去蒸羊,诠释了“宰相肚里能行船”的真谛。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九月,寇准在贬所的竹榻之上潸然而逝。
妻子宋氏上书,请求将丈夫归葬故里,宋仁宗准奏,但因朝廷拨发的丧葬费极为有限,灵柩尚未抵达故里,费用就耗尽了,只好葬在了巩县。
生前花钱大手大脚的寇准,绝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如此凄凉。
寇准出身世家,家境富裕,拜相后待遇优厚,因此养成了生活奢侈的习惯。
《宋史》记载:寇准少年时期,家境富裕,相当有钱,性豪爽奢侈,喜欢聚众宴饮,每次宴请宾客,就关上大门,解下客人拉车的马,以此挽留客人。
家里从来不点油灯,包括厨房、厕所等犄角旮旯,都点着胳膊粗细的蜡烛。
《锦绣万花谷》记载:寇准在各地任职的时候,每次离任搬家,下一任官员收拾房间,一定会发现,厕所里堆积着大量的蜡油。
寇准喜欢聚众饮酒,特别喜欢连续作战,频频劝酒,不醉不散席。
《续资治通鉴》记载:寇准在中书省做官的时候,常常把同僚召集家中宴饮,喝到酒酣之际,必定会锁上大门,不让客人走,往往一喝就是一夜。
一些做事谨慎的官员对此非常畏惧,大臣李宗谔为了躲避灌酒,竟从窗口逃出门外。
除了喜欢聚众喝酒,寇准还有一个嗜好,喜欢看美女跳舞。
《梦溪笔谈》记载:寇准特别喜欢一种“柘枝舞”,每次宴会必有柘枝舞助兴,有时候一跳就是一整天,时人把这种舞蹈称为“柘枝颠”。
寇准的小妾蒨桃出身寒门,对夫君奢侈浪费看不惯,曾写诗劝谏:“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准读过诗句,起初有所收敛,但很快又故态复萌。寇准的出行仪仗和室内陈设铺张奢华,“晚衣黄道服,簪花走马”,还弄来黄色的道服穿,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
有官员以此弹劾寇准,宋真宗大怒:寇准这是要造反吗?
幸亏宰相王旦极力为寇准辩解,宋真宗这才放过了寇准,要是没人说好话,寇准说不定会被治罪送进监狱。
《国老谈苑》记载:寇准做宰相三十年里,从来不营建宅院,以至于中外不明真相者误以为他崇尚节俭。
陕州处士魏野写诗赞美寇准:“当了位极人臣的高官,却没有一块盖房子的地方。”
此后,寇准清廉节俭中外闻名。
有一次,辽国使臣访问大宋,他看着几位宰相,不知道哪一位是寇准,于是让翻译转达他的意思:“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
众人无人回答,很多人都知道这话是谬赞寇准,而辽国使者“误以此语为真也”,诸宰相还以为辽国使者是在有意讥讽,正话反说呢,因此都选择默然无语。
司马光
司马光非常了解寇准的奢侈浪费行为,曾教育儿子司马康说:寇莱公(寇准曾受封莱国公)豪奢冠绝一时,因为他的功劳大,才没有人议论他的过失,其后人(寇准无子,以侄子寇随为嗣子)因袭了他的家风,如今大多贫困潦倒。
寇准虽然豪奢,却并没有贪污受贿,不失为一个清廉的官员,清官不等于节俭。
寇准少年时就富有,养成了豪奢的习惯,当了宰相又薪俸优厚,有条件过豪奢的生活。
当时,寇准这种宰相一级的官员,一年的薪俸是:铜钱三千六百贯、粟米一千二百石、绫绢一百匹、棉花一百两,同时还有柴火、秤炭、食盐等物资,外加七十个仆人的衣物口粮。
另外,寇准还是皇亲国戚,妻子宋氏是宋太祖皇后宋氏的妹妹,每年得到的赏赐无以计数。
两口子只有三个女儿,没儿子。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没有儿子,就等于没有后人。
可以想象得到,寇准的内心是痛苦的,他大肆挥霍,沉迷酒色歌舞,也许是在麻醉自己寻求一种解脱也未可知。
本文为历史教师王汉周,汉周读书原创。感兴趣的朋友,请用薇信搜索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或汉周读书,收看全部系列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