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
他天资聪颖;
他少年得志;
他忠义双全;
他勇于任事;
他足智多谋;
他刚直敢谏;
宋太宗赵光义夸赞他:“朕之魏征”;
宋真宗赵恒敬重他,视他为“国之柱石”;
他辅佐宋太宗、宋真宗两位皇帝,深得信任。
他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击败辽国,取得大捷;
他开创了宋、辽两国长达120多年的和平;
他居功至伟;
他大起大落;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他就是北宋名相——寇准。
一、自幼聪颖
公元961年8月27日,寇准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下邽县。
寇准
他的家族是名门望族。
他的远祖曾在西周周武王时,担任司寇,因功被赐“寇”姓。
家族世居山西省太原市,后迁入陕西省西安市,最后定居于下邽。
他的父亲寇湘,是后晋国公,官至太师尚书令。
寇准自幼聪颖,且勤奋好学,七岁时,就作诗《咏华山》,名扬天下,有“神童”之称。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二、少年得志
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先被外放为知县,后被召回开封,担任谏官。
公元989年,寇准向宋太宗赵光义进谏。
宋太宗赵光义
结果,忠言逆耳,赵光义不愿再听,起身离去。
寇准一把扯住赵光义的衣袖,将他拉了回来,直到赵光义听取了他的进谏,才让赵光义离去。
群臣弹劾寇准目无君上,胆大妄为。
赵光义反而十分欣赏寇准,并高兴地对群臣说道:“朕得寇准,就好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