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贵和薛丁山的关系,薛平贵和薛丁山的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23:17:42

唐灭高句丽之战

在战争中,薛仁贵几次在唐军先锋遭遇危机时及时率兵赶到,多次大败高句丽军队,并在公元668年独自率军攻克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四平)。随后他更是一路奏凯,与另外一位名将徐茂公(李勣)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外,最终迫使高句丽投降,将其完全灭亡。之后,薛仁贵留守平壤,施行仁政,得到了高句丽遗民的拥戴,在一定时间内稳固了唐朝在高句丽故土的统治。

但薛仁贵虽然屡立战功,却也并非没有吃过败仗。在公元663年前后,由鲜卑后裔在今天青海周边建立的割据政权吐谷浑被青藏高原政权吐蕃击败,其领地完全被吐蕃占领。而在公元670年,吐蕃又对唐朝安西四镇展开攻击。唐朝为了反击吐蕃,决定帮助之前逃到唐朝求援的吐谷浑首领诺曷钵恢复故地。而薛仁贵被任命为了此次军事行动的行军大总管,率领5万军队来到了吐谷浑故地。

薛平贵和薛丁山的关系,薛平贵和薛丁山的结局(5)

薛仁贵塑像

当时,薛仁贵手下还有两个副总管,分别是阿史那道真和郭侍封。而这个郭侍封是唐初另外一员名将郭孝恪的儿子,也有一定资历,所以内心里并不愿意受薛仁贵的节制。结果在战争中,负责在唐军后方携带粮草行进的郭侍封故意拖慢进军速度,导致他所率领的这部唐军被吐蕃20万大军包围并击败,唐军粮草辎重都被吐蕃军抢走。没有了粮草的薛仁贵只得退兵,结果又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切吉旷原)惨败给40万吐蕃军队,薛仁贵被迫在阵前与吐蕃议和,之后率领残部退兵,吐谷浑故地彼此完全被吐蕃占领。

经历这次惨败之后,薛仁贵也很自然要承受失败责任,因此也很快被废为平民,后来他因其它事情获罪,还曾一度被发配广西桂林。但在公元683年,薛仁贵再次获得起用,并再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击退了入寇的突厥军队。最终薛仁贵在公元683年去世,享年69岁。他一生征战,帮助唐朝走向巅峰的功绩,也使他成为了民间怀念的人物,而他的夫人柳氏因为在他从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也在这些传说中拥有了重要地位。

薛讷的一生

那么除了薛仁贵和柳氏,薛氏家族其它人的传说在历史上又是否有迹可循呢?其它也有一些,只是相关度就明显要低了一些。首先是薛丁山。在传说里,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曾率军去征讨西凉,最终和西凉女将樊梨花因怨生爱,最终结为夫妇。但严格地说,薛丁山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史书上虽然记载薛仁贵有5个儿子,却没有任何人叫薛丁山。

薛平贵和薛丁山的关系,薛平贵和薛丁山的结局(6)

传统画作描绘的薛丁山征西传说

不过现代一般认为,薛仁贵的长子薛讷可以说是薛丁山的原型。这个薛讷字慎言,出生在公元649年。出身于将门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唐军,担任了城门郎,也就是掌管掌管城门屯兵的武官。后来,他很快升任蓝田(在陕西西安)县令。而一些史*载,他在这段时间里,还曾经阻止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与富商勾结,贪污官粮,后来他还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因此很快得到晋升,一路升迁到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

薛平贵和薛丁山的关系,薛平贵和薛丁山的结局(7)

描绘薛丁山作战场景的画作

而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薛讷因为治军严明,军容严整,也很快得到了重用。在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里,他曾多次与契丹、奚和吐蕃等军队作战,同样立下许多战功。公元715年,后突厥可汗默啜进攻臣服于唐朝的西突厥葛逻禄部,多次将其击败。薛讷在当年9月受命增援征讨默啜,很快将默啜击败并导致其部众反叛,将其*死,使唐朝北部边境危机解除。公元720年薛讷去世,享年71岁。而他这几十年的军旅经历,可以说也就是薛丁山这个文学形象的灵感来源了。

薛刚与樊梨花,他们有原型吗?

说完薛丁山,我们再来说说传说中薛氏家族的第三代,也就是曾经反叛的薛刚。应该说这个人物也是一个有原型的虚构人物。在传说里,薛刚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儿子,因为失手导致七皇子摔死,使唐高宗被吓死,又给自己的家族招来灭门惨祸。而薛刚逃生之后发动反叛,扶植唐中宗复位,废掉了武则天,恢复了唐朝。

而薛刚这个传说人物,其实也确实是基于真实历史上薛家的一个第三代演绎出来的,但这个薛家第三代却并不是前文提到的薛讷的儿子,而是薛仁贵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名叫薛嵩,而他也并非是在武则天时期发动反叛的。

薛平贵和薛丁山的关系,薛平贵和薛丁山的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