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一艘载有300多名非法移民的走私船在利比亚沿岸翻覆,造成超过150人死亡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与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至2018年为止,死于地中海船难的人数已经连续五年超过千人:2014年3072名、2015年3692名、2016年5143名、2017年3116名,以及2018年2297名。而2019年,极有可能延续这个骇人的纪录。
“鬼佬”“偷渡”是一条庞大而复杂的跨国利益链,往往被人蛇集团所控制,有不同的路线和方式,主要是通过飞机、水路和陆路。
早期的水路偷渡一般是把人装进集装箱或船舱底部,在海上漂流直达目的地(或从第三方国家中转);
陆路则是搭卡车前往目的地;
飞机偷渡者一般会通过旅游、探亲、商务考察签证滞留,也有人持假护照入境。
电影《海雾》剧照
偷渡路线则多种多样,以去欧洲为例,就有北线(从俄罗斯入境,再经乌克兰、斯洛伐克抵达奥地利)、中线(从土耳其到希腊)、南线(从突尼斯或摩洛哥进入西班牙或意大利)等等多条线路。
早期的中国偷渡客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和浙江,其中又以福建的长乐、连江、亭江等地居多,偷渡的目的多为赚钱。
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人大规模偷渡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更何况是像英国这起案件中比较“传统”的集装箱方式。
电影《绑架之都》,讲述了一帮非法移民被地方团伙绑架的故事
每一次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只能看到一连串的死亡数字,但隐匿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是数量更多的偷渡者,以及他们偷渡后的生活。
偷渡就要支付给人蛇集团一笔巨额费用,到异乡后很容易遭到蛇头的绑架、勒索或拐卖。
大部分偷渡客会在当地中餐馆、屠宰场、制衣厂、农场等重体力劳工的地方打工,女性则会去当地按摩院或红灯区从事性工作。
偷渡客的工作条件、医疗很难得到保障,还要忍受歧视、语言文化、乡愁等问题,随时面临被驱逐出境的风险。
偷渡的过程艰辛而危险,偷渡成功后的生活也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做什么工作维持生计?如何拿到合法居留证?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如何和国内的家人保持联系?如何缓解思乡情绪?
可为了追逐梦想中更好的生活,有人宁愿冒着被蛇头欺骗、会遭受生命之危的风险选择偷渡,但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梦想之地后,究竟是圆梦了,还是梦碎了?
想要了解偷渡客的生活并不容易,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并不多见。英国的纪录片导演Nick Broomfield拍摄的的电影《鬼佬》(2007年上映)反映了中国偷渡客在海外生活的冰山一角。
《鬼佬》以莫克姆湾拾贝惨案为背景,并于惨案发生后三周年之际在英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