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本身包含着真实
谣言富有生命力,且易于传播,在于谣言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剪裁和改写之上。比如在关于李宇春的这则谣言当中,视频是真实的,穿婚纱是真实的,外国老者为其整理裙摆同样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不真实的只有那则文案,而恰恰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提高了谣言的可信度。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谣言披着合乎逻辑和情感的外衣,它传递了一部人们所相信、所认可,甚至是有所期待的价值。而在谈论这一点的时候,有一个点必然不可忽略,那就是谣言的受众。
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得益于受众的自发传播。而正是因为有人相信所有才会有人对它进行传播,转发,既立场表达,意味着受众已经选择相信它。
在关于李宇春的这则谣言中有这么一个潜在逻辑,“在现实生活中有年轻女子愿意用青春换财富,所以嫁给年迈富翁”,“李宇春是年轻女子”,所以“她愿意嫁给年迈富翁”。在这一点上这则谣言已经形成了逻辑自洽,而将这个逻辑放在“娱乐圈”这个特殊的环境当中,更是让一部分人深信不疑。
但是逻辑自洽,并不意味着这则逻辑是正确的。“有年轻女子愿意嫁给年迈富翁”并不代表“所有的年轻女子愿意嫁给年迈富翁”,“娱乐圈中有人乱来”并不意味着这个圈子中所有的人都会乱来。
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却常常会有人视而不见,因为在这些人的潜意识当中已经认定了,那就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圈子,这则谣言正好传递了他们所相信所认可的东西,这则谣言将他们对娱乐圈的那种“期待”变成了现实,这则谣言“证实”了他们对娱乐圈中女子惯有的那种偏见。有了这则谣言,他们更加相信,自己原来的那种想法是正确的,所以与其说他们容易轻信谣言,不如说是他们相信自己内心的正确性。
近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就关于李宇春的这则谣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为什么我这种妙龄少女要和爸妈苦口婆心辟谣李宇春嫁给78岁老头这种事情啊,他们还不信。”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当中对这种现象进行过描写: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这准确的解释出了一部分人愿意相信谣言,并对辟谣视而不见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更是大大增加了辟谣的难度。让这一部分人接受辟谣,等于让他们不再相信谣言,而让他们不再相信谣言,意味着他们要推翻自己过去内心存在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想法,等于让他们承认自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会显得他们很无知,而让一个人承认自己很无知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像前面所说的那位网友那样,她坚持辟谣,除了父母不相信外,还有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既“对错误观点的纠正反而会强化人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毕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不被谣言忽悠的一点尝试
桑斯坦曾经说过:“只要有人的存在,谣言就会生生不息,指望谣言消失殆尽从来都是伪命题。”同时他在后面还说道:“在谣言面前,没有圣人。”我们不指望自己能够成为圣人,但是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帮凶,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看起来颇为高大上,有点“玄之又玄”的味道,但是只要在看到一则消息时,在自己脑海中抱着几个疑问来审视这条消息,就已经迈出了提高媒介素养的第一步。
这则信息是关于谁的,发生于何时何地。是谁制作了这则信息,制作了这则信息的作者是否有良好的信誉并且可信。原始作者是否有证据证明这则信息,证据是否有出处,证据是否有相同领域的其他专家所认同。制作这则消息的目的何在。
掌握这几个疑问,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识破大部分谣言。还是用关于李宇春的例子来举例。在看到那则视频时,从文案当中可以知道,这则信息的主体是李宇春,但是缺失了时间与地点,这就已经让这则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有心的人这时就可以去查证,这则视频拍摄于何时何地,查证后可以得知,视频拍摄于2018年李宇春出席戛纳电影节,这与结婚八竿子打不着,至此谣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