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规格,古装书装订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3 22:59:55

图为《摩西五经》系列读物

02 穿针引线

后来,时间追进到中世纪,随着欧洲逐渐基督化,主教们迫切需要落成的文本去宣扬教义。这也促使图书装订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

在中世纪早期,书籍大多由僧侣们撰写,而装订工作则交给了社会闲散人员。

从公元5世纪开始,人们通常会在书籍的正反面加装上一层厚厚的硬皮或木板,以保护书籍免于磨损。此时,用羊皮纸制成的书页会被反复折叠,折印处用牢固的绳索或细带不断穿插,紧紧缝住。

但由于羊皮纸会因潮湿而膨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楔形形状。所以为防止书籍变形,中世纪书籍的木制封面还会用带子或金属扣子再次固定,如下图所示。

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规格,古装书装订方法(5)

图为16世纪炼金术师Samuel Emmel装订的手稿

而且,中世纪早期的手稿一般没有统一的尺寸和样式,因此装订极为困难,也不讲究。

这样的粗糙工艺大概持续了近5个世纪。

直到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才为图书装订业带来了些许曙光——中世纪后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的文具商以及书商,他们会在集市上向文人墨客们公开征集创作手稿,一旦内容被相中,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稿费。

随后,书商们会重新整理这些手稿,并将它们清理干净(擦去撰文各个阶段留下的导语和污迹),再根据签名或标语把它们按顺序装订成书,最后出售给有需求的买家。

整个图书的利益链条可谓相当紧凑而完整。

那么,这些商人到底应用了怎样的技术,能将此前杂乱的书稿治得服服帖帖,以此而卖出高价的呢?

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规格,古装书装订方法(6)

图为缝纫架

其实从12世纪开始,人们就已经发明了上图中的缝纫架来帮助装订书稿。

它通体由纯木打造,很像一座缩小后的门。“门梁”上系有几条小绳子,它们的一端结成死扣,套住门梁,另一端与一个卡扣相连,牢牢地扣在缝纫架底部的镂空卡槽内。

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规格,古装书装订方法(7)

图为卡槽底部的卡扣,需与绳子的一端系定

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规格,古装书装订方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