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名的由来和来历,桥的演变过程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3 23:48:25

“太子桥”名称由来

太慈桥有两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桥名较多。它是贵阳历史悠久又保存完好的古桥之一,同时也是传说故事较多的桥,这座桥有三个名字:“太慈”“太子”和“杨公”。

桥名的由来和来历,桥的演变过程简介(1)

位于太子街的太慈桥古桥,旁边有一个古皂荚树

01一座古桥三个名

最早记载这座桥梁的志书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太慈桥,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俗讹为‘太子桥’。”这里的“四方河之上”有误,应该为小车河。 而明(嘉靖)《贵州通志》比《贵州图经新志》多记了一笔:“又名杨公桥”,其根据是提学副使毛科的《太慈桥记》“毛记”大意是说,镇守贵州太监杨贤于弘治十八年(1505)的某一天来到今太慈桥附近那段小车河边,了解到此处原有的桥梁被洪水冲垮了,当地群众争舟渡河,多次酿成“倾覆蹴蹋”事件。杨贤体恤民情,带头“捐己钱五千”,并动员部分官员捐款,牵头建造了这座石拱桥,方便了人们安全渡河。当地群众感恩戴德,将此桥命名为“杨公桥”。从“毛记”可以推测,“太慈桥”这个桥名,当是产生于同样的历史背景,当城郊群众请文化人为此桥取名的时候,文人们考虑到杨贤此举是为古人关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三不朽”中的“太上”之德,属于慈善之举,遂将此桥命名为“太慈桥”。从这些记载来看,“太慈桥”当是正式桥名,“杨公桥”是其别名,“太子桥”属于俗称。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市民已不了解杨公其人,“杨公桥”这个桥名渐渐的便成为历史了,剩下“太慈桥”和“太子桥”两个桥名同时使用。今天,我们依然看到,新太慈桥桥栏上面镌刻着“太慈桥”三个正楷大字,桥头的旅游文化碑上面印刷的桥名却是“太子桥”, 依然两名并存。

桥名的由来和来历,桥的演变过程简介(2)

花溪大道上的太慈桥新桥

02建文帝与桥不相干

长久以来,贵阳民间一直流传着太子桥与建文帝的故事,说是明建文帝当年逃出皇宫佯装僧人辗转来到贵州,曾在贵阳小车河畔自掏腰包并出谋划策,襄助当地建成此桥,百姓们后来得知,这位高僧原来是被其皇叔朱棣夺了龙位的前皇帝朱允炆,出于感恩,便将此桥命名为太子桥。杜撰故事原为解释桥名的由来,但因过于牵强附会,结果难以自圆其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旅行到小车河边,见“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闻知“此桥因建文帝得名”,他根据朱允炆没有当过太子的史实,一针见血提出了“然何以太子云也?”的疑问。在此之前,王阳明于正德四年即1509年在其《太子桥》一诗中,也抒发过“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的感慨,指出建文帝资助建桥的说法纯属“空说”。

桥名的由来和来历,桥的演变过程简介(3)

03由口音造成的“太子桥”

明朝时期的贵阳城郊,汉族人口只占少数,现在所谓少数民族的人口,反而占总人口的多数。贵阳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布依族人口居多,苗族人口次之。布依族大多居住在河流、小溪附近,依山傍水建房聚居。今太慈桥村一带及小车河流域,当年居住的主要是布依族群众,他们主要以布依语为交际工具,但由于与城区近在咫尺,与城区及城边的汉族人口亦有频繁交往,在与汉族人口的交往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汉话。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具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语音特点,布依族人口初学汉话时,由于发音不那么到位,说得别有特色。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便产生了一些受不成熟的布依族汉话语音影响的地名。比如花溪区天河潭景区附近那个芦荻寨,本来叫做楼梯寨,明末清初贵阳著名诗人吴中蕃觅地隐居初进山寨打听寨名时,村民们回答的“楼”(lóu),语音近似于lú,送气音“梯”(tī),回答成非送气音dí,吴中蕃把村民们回答的寨名“lú dí zhài”,理解成“芦荻寨”,于是,“芦荻寨”这个村寨名称就这样形成了。贵阳宅吉坝原来有一条溪流,现在所谓“宅吉”,原来叫“宅溪”,1942年出版的《贵阳市指南》说:“宅溪水流所至处,皆为田畴,中分二寨,一称大宅溪,一称小宅溪。”老贵阳人习惯于说“溪”(xī)为“qī”,布依族群众又把送气音的“qī”说成非送气音的“jī”,使用汉语的人们反过来受其影响,接受了这一布依族汉话地名,“宅溪坝”慢慢的就演变成“宅吉坝”了。与之相似,修文县谷堡乡的折溪村,曾用村名为“宅吉村”,这个村名的演变,同样与当地布依族语音对汉话的影响有关。

同样道理,“太子桥”这个桥名,也是由于受布依族汉话语音的影响而产生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