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天安门城楼 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 蒯 (kuǎi)祥。
他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二年。今江苏吴县鱼帆村人(今属江苏苏州) 。世袭工匠之职,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 工部侍郎 。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 景泰 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 长陵 (1413)、 献陵 (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 裕陵 (1464)等。
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传承的是什么呢?高超的技艺,木工首。
难道你看到此处,不感觉有些伤悲吗?我们能传承给孩子的是什么?
从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立起第一幢工业大厦,到2016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以313亿美元身家连续第17年登上香港首富榜单。60年不到的时间里李嘉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就在前段时间,这个家族的掌舵人宣布退休,这个商业家族的未来和传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商业巨子的家族传承是否一定是接续商业的成功、财富的永续?其实,也不一定。
此刻的春日,漫步在苏州博物馆的『北京每日精选』,对贝聿铭另一个版本的家族传承故事更感兴趣——金融世家走出来的世界建筑大师,家族的滋养有时候给予后代的是另一种意外。
作为现代建筑历史上“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著名建筑有100多项,各种国际大奖拿到手软,早在1983年他便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很多人奇怪,什么样的家庭和环境赋予了贝老这样的灵感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在贝聿铭家族15代600多年的传承里,也许能找到答案。
早在乾隆年间,贝氏家族已是苏州四富之一。民国时期,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是当时著名的“金融大亨”,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而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承袭父业,更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同时还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
显赫的家世背景,让贝氏一族曾经在苏州拥有十几万平的私家宅院,即使在1950年,贝家在上海拥有各类房屋近千幢,房产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远东第一豪宅绿屋都是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