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讲贝聿铭,贝聿铭书籍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2:42:10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当地时间5月16日,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走完了他102岁的人生,而留下的经典建筑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的生命与智慧。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课本讲贝聿铭,贝聿铭书籍图片(1)

最早知道贝老的大名,还源自中学数学教材彩页上的中银大厦。这幢40年前竣工的高楼,虽不复是香港最高建筑,依然气派挺拔,在维多利亚港的建筑群中颇为出众。而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贝聿铭更是初入法门者必先效仿的对象。犹记得授课老师亲切地称其为“老贝”,在草图纸上用简洁有力的几何线条勾勒出贝聿铭经典作品的平面立面。

今天,怀念贝聿铭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有人说他是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去世让“世间再无几何美”;有人说他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开创者。其中有肺腑之言,也不乏溢美之词。而对于这位华人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建筑师,我们对其的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纪念其名声和成就,也应去探寻其建筑风格和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

课本讲贝聿铭,贝聿铭书籍图片(2)

作为四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格罗皮乌斯的弟子,贝聿铭的作品融汇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精华。通过对混凝土、钢材和玻璃等材料的纯熟应用,他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从美国国家美术馆华盛顿东馆到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他用极致简约的形式,玻璃和光线的结合,创造出丰富而灵动的建筑空间。即便如苏州博物馆这样古韵盎然的作品,其本质仍是现代主义建筑,因为那些错落有致的园林布景离不开几何原型、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骨架。毋庸置疑,现代主义风格,为贝聿铭长达70多年的建筑生涯打上了底色。

有观察家评价: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的确,源自东方的文化气脉,是贝聿铭得以从一众现代主义大师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与他的老师不同,贝聿铭对于全球通用的所谓“国际式”建筑风格并不认同,他试图让现代主义接纳多元文化的魅力。香山饭店曲径通幽的流线设计和步移景异的院落空间,日本美秀博物馆如同月亮门一般的入口设计,苏博对古典园林假山、花窗的巧妙化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巨大的银色穹顶……“老贝”用现代建筑来诠释传统文化的美感。改革开放之初,他重返故土,展示出成熟的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生命力。我们与其说他的作品亦中亦西,不如说这是现代主义适应在地环境的一种探索。

课本讲贝聿铭,贝聿铭书籍图片(3)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有专家建议使用瓦顶,贝聿铭不同意,认为现代建筑用瓦顶无异于“穿西装戴花翎帽”。的确,古今文明、中西文化,不应该是简单相加。重归苏州的贝聿铭,曾提出过“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理念,与梁思成以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划分当代建筑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提倡建筑要兼顾中国风和现代感。站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两位建筑大师的隔空对话启人深思。揆诸当下,我们要认识到:其一,探索中国建筑本土语言,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中而古”“西而古”的假古董与时代脱节,一味复制磨砖对缝、粉墙黛瓦、仿古典主义仿巴洛克等等想法并不可取。其二,寻找中国建筑的新意,要以尊重城市文脉历史、讲求理性、注重功能为基本前提,不能追求新、奇、特、怪的风格,以“西而新”的混乱结构、奇崛造型抓人眼球。

终其一生,贝聿铭很少让建筑刻意“中国化”,但他一直把深爱着的中国诗词、绘画、园林当作设计灵感之源泉。斯人已逝,中国建筑人的探索仍在继续。既贝聿铭之后,中国也诞生了自己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从建筑材料到建筑结构,从形式语言到空间运用,在“贝氏语言”之外,中国建筑师们业已展示出更多中国建筑语言的可能性和方向。但贝聿铭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尊重、对于普罗大众的关照、对于建筑品质的精益求精,以及探索本土建筑语言的命题,应当一直传承下去。

这正是:昔人已乘黄鹤去,遗世不惟有高楼。先生衣钵谁堪继,还需吾侪共奋求。

文 | 雨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