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英文介绍,贝聿铭设计风格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2:57:26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914年,22岁的贝祖诒就进入中国银行总行,1918年派往香港组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那时的年轻人真能干啊,二十几岁荣膺如此重任,搁今天实在不敢想象。贝聿铭从小就看着父亲忙于业务,呼风唤雨,从老家苏州,去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奔波于生意场上,尤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香港等地开始大肆建造高层建筑,这让贝聿铭先生十分感兴趣。他于1935年18岁时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1955年,那一年我出生,贝聿铭先生在纽约成立建筑事务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贝聿铭先生在中国广为人知的是他设计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这座在卢浮宫广场突兀而起的看着十分不搭的玻璃建筑,一开始受到了社会极大的争议,至今算起来仅三十年时间。当时贝先生已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建筑奖”,如果没获过奖估计这个大胆方案难以通过。这座给他带来争议的建筑,可能是二十世纪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了,今天已成为卢浮宫的标志,那个古老建筑反倒退居二线了。

贝聿铭英文介绍,贝聿铭设计风格(5)

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先生八十岁以后表示封山,安享晚年。可此时出现了一个艺术女神——日本的小山美秀子,她期望贝聿铭为她设计带有宗教意味的新型博物馆——美秀美术馆。他和贝先生说,殷切盼望您出山,钱不是问题,不讨价还价,只希望博物馆做好。贝先生在她的感召下,设计了桃花源——美秀美术馆,灵感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该馆建设期间,贝先生不顾八十高龄,几次亲临现场,最终大功告成。美秀美术馆我去过若干次,每次都有全新感受,站在桥头上,望着贝聿铭先生的杰作,想起小山美秀子的话“钱不是问题”,哑然而笑。

贝聿铭英文介绍,贝聿铭设计风格(6)

苏州博物馆

那以后,贝聿铭先生再度封山。谁知几年之后,苏州要建博物馆,希望他老人家再度出山,为家乡做点事。中国人都是面子大于里子,尤其拿家乡说事,责无旁贷。贝先生以八十岁高龄为家乡又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地址就选在离他家祖上的狮子林不远的地方;当苏州博物馆落成之后,犹如一幅中国水墨画,让自然风光与人文园林融为一体,成为今天去苏州旅游的必到之处。

和贝聿铭先生见面的那个晚上人很多,先是端着个红酒杯聊东聊西,那天说英文的人比说中文的人多,我笨嘴拙舌地插不上话,贝太太生怕冷落了我陪着我聊天。尽管贝聿铭先生与我用中文交流,但我还是不知说什么好,说的都是社交场上的客套话。我好像年轻时特愿意与年长两辈的人交流,王世襄先生,朱家溍先生,史树青先生等等,他们都是清末民初出生的人,在世道沧桑中成为大家。时势造就人,在这一代人身上,我不仅看见传统的魅力,还看见成功者的韧性。与贝聿铭先生交流,他的弯眉笑脸印象深刻,特别像一个邻家的和蔼老头儿,不像一个获过大奖,蜚声中外的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母亲出身大家闺秀,姓庄,其父为清廷国子监祭酒,这职务类似今天的教育部长。贝聿铭出生的时候,母亲为其起名——聿铭。聿的本意是笔,筆的繁体字底下就是聿;铭的本意是铸刻,铭记在心就是铸刻在心上之意;用笔铸刻显然只有建筑设计符合这一点,也不知贝母有先见之明,还是贝聿铭先生就是这个宿命?

贝聿铭英文介绍,贝聿铭设计风格(7)

贝聿铭先生

人活百年,终有一别。贝聿铭先生以一百零二岁高龄驾鹤西游,当他路过他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还有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时,我猜想怹老人家一定欣慰,一定觉得自己不虚人生此行。

马未都

乙亥初夏

2019.5.17 上午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