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归属感很多人在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更新频率也不高,但在某几个特定群体的微信群里,却会时常发布个人动态。比如家庭群、同学群等等。他们会晒周末自己做的美食,或者种草一家自己新发现的小店。
这是因为人面对不同群体,归属感也会有所不同。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从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个体都害怕孤独落单,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或多个群体。
所以人类最早以部落形式群居生活,再到后来进入文明社会的家庭、工作单位、协会、团体等等,这些群体性单位的存在,正是满足了个体的需求。
个体从集体中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感,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从多个团体中获得归属感,也就不再热衷在微信朋友圈寻求关注。当然,也有人不管在现实中还是网络社交媒体上,都缺乏归属感。
或只在网络上能找到归属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认同和关注,那这部分人,都属于归属感缺乏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人格面具很多用心经营朋友圈的人,总爱擅长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更有甚者是“拍照五分钟,P图一小时”。其实P图发朋友圈,已是一种流行趋势,不美颜,不示人,似乎也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新型社交礼仪。
只精挑细选把生活最精致、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朋友圈里的人,不过挑选了生活的一小部分,那不是生活全部真实的状态。
【有位网友在“你为什么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的话题下回复说:“以前自己在朋友圈立了很多人设:健身达人、关爱流浪小动物的爱心大使、二十四孝男友……后来觉得太累了,不想再装了。】
这位网友显然是摘下了自己“完美”的人格面具,不想继续立“人设”,开始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图片来源:pixabay
“人格面具”这个概念,源自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也之称为“从众求同原型”。他对此解释是: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把自己仅仅认同于所扮演的角色,那Ta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
就像在朋友圈一直不停立“完美”人设的人,长期受完美人格面具支配,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疏远,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无法接受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从而引发紧张、焦虑,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会产生面具障碍等心理问题。
对当下现实的专注度微信朋友圈是当今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媒体,但它只是一个便捷沟通的网络社交工具,它不能取代现实的人际沟通模式。人也不能脱离现实,只从网络社交平台上,满足人际交往的全部需求。
曾有人在知乎上留言:
优秀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相爱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最爱的人就在身边。太忙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时间去取悦别人。
这观点也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态度,我部分赞同,一个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从侧面反映着Ta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图片来源:pixabay
一个人更愿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便对网络社交媒体有点“漫不经心”,或“随性而为”。
更不更新,只取决于自己的状态,想分享时发几条,没心情时便沉默好久。
把现实生活看得更加重要时,便会更积极地去亲身参与实际的社交活动,如和家人、朋友聚会,深入体验一次旅行,和志同道合的伙伴面对面分享最近的学习心得……而不是仅限于网络上的一句问候,去一个网红店走马观花式地打卡。
生活不是过给别人参观的,每个人的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结语:网络时代,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人际沟通,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人对外展示自己状态的一种途径,通过朋友圈人们可以增进了解、增加互动,成为人们人际交往的助推器。
朋友圈展示的时间设定,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一切都由你自己说了算。只愿你不再为此纠结,发还是不发?不再为别人的评判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当你有面对真实自己的底气,便会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态度。至于朋友圈几天可见,有无内容,精不精致,你便不会那么在意了。
参考资料: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署,2006
[2] 异常心理新发现:归属感与抑郁症的关系.网易 [引用日期2019-01-14]
[3] 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