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唐
1967年10月17日,溥仪看着匆忙赶来医院的二弟,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终年61岁。
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后却被后人冠上“清废帝”的称号。
溥仪的一生,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注定了会是一个悲剧。
(1)1906年,溥仪出生于醇王府。
他的父亲是光绪皇帝的同胞弟弟,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
由于光绪皇帝无子,溥仪一出生便被过继给皇帝为嗣子。
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慈禧太后下令,由溥仪继承皇位。
此时才2岁的他,哭着闹着不愿意离开父母进宫。
然而,皇家子嗣的命运从来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溥仪继位后,由于年龄太小,实际上是由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掌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清军统帅袁世凯与孙中山达成约定,逼迫溥仪退位。
1912年,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6岁的溥仪正式退位。
但因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他仍然以皇帝的待遇居住在紫禁城内。
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
溥仪的童年生活就像是圈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一样,任人摆布。
虽然有专门的老师教他读书,但基本上都是形式化的。
自小没有父母陪伴和教导的溥仪,年幼时期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恶作剧。
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在童年,有许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
他还曾想用藏有铁砂的油糕给太监吃,用铅弹打太监的窗户。
唯一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贫苦出身的乳母王焦氏教他的。
(2)身边常常有一些不死心的前清遗臣们,日日在他耳边谈论复辟之事。
1917年,张勋借“庭院之争”的名义,率领手下“辫子军”入京,拥戴溥仪复辟。
结果,以失败告终。
12岁的溥仪第二次的龙位只做了10天时间,就宣布退位。
对于一个12岁的孩童来说,并不知道自己做皇帝的意义是什么?
他读私塾,通晓历史,但对于外面的世界却一无所知。
直到1919年,英国人庄士敦开始担任溥仪的老师,才由此打开了他的眼界。
彼时,13岁的溥仪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穿上了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