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CAD中使用插入光栅图像命令,插入扫描图形,为了便于图形绘制,使其转化为了1:1的地形图形。
4.按要求出图比例插入对应图纸图幅。按图纸出图比例的倍数插入1:1图纸块。
(转化比例算法为:图像象素大小÷10×原始地形出图比例)
5.按设计要求,切换到“管网图层”。首先绘制管网干线,再绘制支线。在绘制过程中可利用实际参考点(如街道中心线、建筑轮廓等)作辅助线帮助定位,进行绘制。
6.再次核对出图比例,切换到“管网设备图层”在管线上插入相关的阀门和构件图块。
7.按制图规范修剪图中的所有管线交叉,交叉点两边预留总距离为1000~1500个单位(以1:500出图比例计算)。
8.设备材料表统计填写。
9.设备构件编号标注。
切换到“标注图层”。设备编号标注字高5号,实际高度算法同前,标注位置尽量靠近对应设备构件。
10.标注。
管网管径标注、 管网流向与坡度标注,字高3.5号;管网定位尺寸标注,一般采用m为单位。
11.图纸打印、完成。
按图层或颜色分别设置图线的打印宽度,关闭辅助和临时图层,打印预览仔细检查,检查完后。
打印线宽控制:管线为粗线、其余为细线。线宽可通过复合线绘制完成或者通过打印对应颜色设置宽度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