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藏医与西医、中医上演“三套车”,在甘孜州雪域高原上与新冠病毒进行生死搏斗。中、西、藏医药结合诊疗,打出一套协力抗疫“组合拳”,实现了“1 1 1>3”的显著临床疗效。
抗击新冠,藏医有作为
勇斗病魔,藏药显“神威”
制定藏医药诊疗方案
推出“清肺解瘟”建议组方
藏药道孚抗疫一线倾力协助预防救治
......
一起走进
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藏医药有近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上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康巴地区包括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玉树州,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
藏医药学到公元12至15世纪,产生了以向巴郎加扎桑为代表的北派藏医药和以宿喀娘尼多吉为代表的南派藏医药。南派藏医药经过杰巴泽翁、释迦汪秋、五世达赖喇嘛、达姆门然巴洛桑曲批等藏医药学家的继承和发展,一直到司都确吉迥列,南北派藏医药学才逐渐合而为一,而南派藏医药一度成为藏医药中坚力量,领导了整个藏医药学的继承、发扬。以嘉央青则江布等为杰出代表的19世纪初南派藏医药学家,使藏医药有了空前的发展。
藏医药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保护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境恶化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面临的无奈,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藏医药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实了藏医药学对人类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的科学价值。
千年古方助抗疫
己亥庚子冬春之交,新冠肺炎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1月22日,甘孜州藏医学会专家聚首讨论抗击新冠肺炎对策,迅疾制定《甘孜州新冠肺炎藏医药诊疗方案(试行)》(藏汉语版)。
疫情不等人,良方尤可贵。针对提早介入、厘清病因、配合西医、综合干预、优势互补、发挥效用、缩短疗程、遏制蔓延,结合新冠肺炎症状收集和临床分析,选取了临床应用时间长且疗效确切的“藏医药防治瘟疫犯肺症”的千年经典古方剂组合,包括郎波各觉、佐窝尼昂、催汤三种作为新冠肺炎组方。
2月6日,甘孜州藏医学会补充完善《甘孜州新冠肺炎藏医诊疗方案(试行)》(藏汉语版),公布了以藏药郎波各觉、佐窝尼昂、催汤外,兼以仁青芒觉、达斯玛布、七珍汤、迟汤、洛觉玛、藏药香囊、藏药熏香等组成的藏医药“清肺解瘟”建议组方。
2月11日,甘孜州卫生健康委(甘孜州中藏医药管理局)正式行文建议在全州推荐使用州藏医药协会制定印发的《藏医药“清肺解瘟”组方》(藏汉语版)。
2月14日,藏医专家团队奔赴一线参与疫情防控,藏药大面积用于甘孜抗疫。
截至3月12日,通过数轮免费派药,已累计为道孚774人次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11435人次居家隔离者以及2040余名隔离点值守人员、环卫工人、敬老院老人等发放了价值90万元的藏药制剂、藏香、中药汤剂,实现了道孚“五乡一镇”疫区中藏药全覆盖。
甘孜州78名确诊病例中,有76名使用了清肺排毒合剂(新冠 1号)和藏药制剂,参与率达97%。这是以往疫情防治从未有过的,这也意味着中、西、藏医药结合防治新冠肺炎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
截至3月12日,累计为甘孜州55.11万名群众免费提供发放中药大锅汤和藏药制剂,价值385.63万元。
天下医学万变不离其宗,皆是相通相融合。新冠肺炎症状从藏医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因”学说来解释,类似于中医的瘟症。以此为纲,结合历代藏医药圣手留下的足够丰富的、宝贵的方药、方法和方略,除了帮助患者恢复自身正气,减轻缓解病情,截断逆转病势,从而促进患者尽快痊愈外,还按照藏医药“未病先防、防治结合”可扶正阳气、提高免疫力的特色优势,促成藏医药在“疫”线早期介入、全面覆盖、关口前移下沉。
此次抗疫中,大部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医学观察隔离者通过服用通治方的藏药制剂和大锅汤,对高危人群产生预防作用、让轻症患者病情不再加重、让重症患者不至于死亡,对传染病治疗留出较大的“缓冲地带”。
确诊病人住院治疗期间,郎波各觉和香囊药包投入隔离病区广泛使用,藏医药跟踪施治再加上心理疏导,从而达到“祛瘟强体”巩固疗效的作用。
“目前,绝大部分人对通治方的反映都很好,不良反应很少,服药比较安全,这就是最好的反馈了。”甘孜州藏医药协会会长、甘孜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不无自豪地表示,此次抗疫是对藏医药的一次大考,甘孜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西藏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藏医药学家贡觉·旺堆也对抗疫中的甘孜藏医药发挥作用倍加推崇。他说:“客观来说,藏医药虽然不能‘阻击’一切疫病,但州藏医药协会此举选取仁青芒觉、郎波各觉作为防治新冠肺炎主药,可谓组方精准有力。”贡觉·旺堆认可甘孜州推广应用的藏医药“清肺解瘟”组方,并肯定甘孜州藏医药“智囊天团”同步带动了一大批藏医药瘟疫药物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为甘孜全域疫情防控贡献了藏医药智慧。
道孚居家隔离群众彭先生是抗疫组方的“活招牌”和“宣传员”。他说:“噶真切!藏医药用后感觉很好。让我们减少了焦虑、紧张和恐慌,能正确看待疫情,也晓得先期预防的重要性。”
西医为主,中医藏医为辅,西医、中医、藏医三结合是甘孜抗疫的最大特色。道孚疫情防控省专家组组长李国平对藏药助力抗疫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民族瑰宝的中医、藏医和体现现代人类科技智慧的西医都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三种医学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顾”患者,目的一致。天下医者是一家,在此次抗疫中,更深层次显现了藏医和中西医结合,对症选用、优势互补,在抗疫中产生“1 1 1>3”的效果。
藏药飘香抗疫史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雪原,冬虫夏草、川贝母、天麻、红景天、藏木香、羌活、雪山一枝蒿……神奇植物本草,犹如遗世奇葩。
在夜昼更迭的岁月里,上述诸种“人间甘露”渐渐走进雪域先民们的视野,遂自采、自制、自用,古老藏医药应运而生。
经过一代代藏医药人不断的传承创新,在漫漫发展进程中,藏医药日臻焕发出传承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实践经验丰富、学科门类齐全、诊疗特色鲜明、文化载体多样的显著特点,与中医学、西方医学、印度吠陀医学一道展示着世界传统医学的魅力。
藏医药像一朵瑰丽的雪莲花在青藏高原盛开了数千年,凝聚了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针对此次藏药抗疫作为,贡觉·旺堆分析:“当前,西医在主导治疗疫病方面有着较好功效,但数千年攒下来的藏医药芳香开窍、调节机体、*毒祛疫等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仍是抗疫的重要‘利器’之一。”
回溯藏民族“时间简史”,藏医和疫病的斗争从未停止,藏药一直是各类瘟疫病毒的“死对头”, 藏医药自身的发展历程本就是一部与瘟疫(传染病)的斗争史。
《四部医典》《甘露宝瓶》等藏医药经典著作就记载了一定数量防治瘟疫的名方、秘方、验方;
早在公元八世纪,《四部医典》第三部《秘诀部》就记载了疫病概念、多种病因、具体分类、症状诊断、治疗原理、预防措施、用药处方,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对未来瘟疫传播的预测分析,是最早介绍藏医介入预防在传染性疾病中发挥的正向作用的典籍;
1266年,西藏阿里古格地区发生疫情,当地藏医药专家开出“古格奇至”和“防疫奇至”等治疗瘟症处方;
14世纪,西藏后藏萨迦地区爆发传染病,著名藏医药专家唐顿杰布针对疾病特征创制出“红色淸瘟丸”;
19世纪末,青海果洛地区发生鼠疫,著名藏医药专家斗拉诺布、堪藏周杰研制“九味黑药防疫散”、“十二味翼首草丸”;
20世纪初,西藏江孜局部地区爆发天花,药王山利众藏医学院专家首创所谓的“天花疫苗”,《藏医秘诀补遗》中详细记载了18种瘟疫病的防治方法,《藏医实践概论》中详尽搜罗了38种瘟疫病的防治经验……
历代藏医与各种疾病开展了斗智斗勇的抗争,留下了不少疗效确切、行之有效的诊治教案和经典组方。
此次甘孜州阻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态势,巧妙借助藏医药“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特长。既有通用方,也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状的方剂,还有中成药,体现了辩证与辨病的统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统一,指导和规范的统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甘孜州藏医药协会“爬梳”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开出了“清肺解瘟”组方。其中,郎波各觉成方于约公元一至二世纪,佐窝尼昂成方于公元十七世纪,催汤则成方于公元十五世纪,为南派藏医药创始人宿卡娘尼多吉发明,历经瘟疫锤炼的这些抗疫药物,或可送服,或可作香囊药包佩戴,皆有挥发气味,刺激鼻腔、呼吸道黏膜,从而达到人体免疫力调节和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之功效。
曾经璀璨,今又流芳。集青藏高原自然科学和人类智慧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医药科学瑰宝——传统藏医药,曾在雪域高原的抗疫史发挥作用的藏医药,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作为。
藏医本草迎“新生”
藏医药不缺位、施拳脚、显作为,在新冠战“疫”中一展从亘古走向现代的特色优势和生命活力,也为藏医药守正创新追求更大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众所周知,甘孜是南派藏医药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藏药资源和诊疗技术。
汇聚藏医药千年古方智慧,发挥南派藏医药龙头作用。对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天赋资源、妙手荟萃的甘孜州而言,是文化自信、是形势所趋、是使命所在。
结合中药与藏药诸多相似之处,甘孜州把中藏药产业作为甘孜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呈现总量不断增加、企业不断增多、服务不断提升与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
大力发展中藏药产业,争取到全省“三个一批”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中藏药种植面积达10万亩,2019年实现中藏医药产业总产值12亿元;
甘孜州基本形成藏医药四级服务体系,18个县(市)都有藏医院(中藏医院),藏医药惠及高原人民身体健康、保护高原人民生命安全;
德格县宗萨藏医院获得全省首个民营医院取得《制剂配制生产证》和208个备案号,宗萨藏医药大健康产业中心,融入“一带一路”,落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德格县宗萨藏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值超2000万,成为藏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近年来,甘孜州州深入落实‘产业富州’和‘健康甘孜’战略,特色中藏医药作为‘六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藏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不断突破高地,书写文化延续。”甘孜州藏医院党委*黄祥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助推藏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深居川西高原到广医内地沿海患者,伴随着扶持政策落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圣洁甘孜,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藏医药正持续释放出新的增长活力。全州所有中藏医院达到“二级”民族医院标准,“二级甲等”民族医院达到14所,“二级乙等”达到5所,州藏医院武侯医院、双流藏医门诊部相继开业运营、反响良好;批量生产的保健产品“三味余甘子茶”“藏药养生保健酒”“藏补王”受消费者青睐;甘孜州有中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90名,占全州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高中级职称的人才达200名,基层中藏医药服务量达到38%以上。
“这些年,甘孜州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全省横向比较成果可谓收获颇丰,但在加快推进藏医药‘走出去’的进程中,也要清楚看到甘孜州乃至四川与西藏、青海存在一定差距,而这就给甘孜州后续走向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推进藏医药高质量绿色发展。”德格县宗萨藏医院院长降拥彭措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甘孜州当以产业集群、产业链耦合为基础,实现藏医药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在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制剂工艺优化、质量标准提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都还需进一步提升,才能让藏医药产业发展上更大规模、出更大效应。
一次淬炼、一次挑战,何尝又不是一次机遇、一次蜕变?“抗疫结束后,亟需总结藏医药又一次作战经验,在继承弘扬这门古老科学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在藏医学研究和藏医药研制上突破创新,让其与现代中、西医学各取所长、相得益彰,共同守护健康、造福人类。”白玛卓嘎如是说。
跟医者同心,与仁术同向。这次大疫是一次大考,也让我们重新衡量藏医药在甘孜州、四川省乃至全国未来医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遑论发挥作用几何,都对今后类似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此次抗疫,藏医药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呈现出不少短板。一是藏医药生产规模上亟待提升,在此次抗疫中,甘孜州藏医院、德格县藏医院、德格县宗萨藏医院等藏医院的医务人员和职工昼夜坚守制剂岗位、加班加点保障生产,但仍难平衡抗疫供需,这与甘孜州藏医药生产规模有很大关系,甘孜州藏医药工业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藏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仅有一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二是藏医药资源欠缺,必须进一步加大中藏药种植,为藏医药可持续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三是藏医药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占比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中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人才“短板”。这些短板都需要我们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齐,让藏医药发展水平得到尽快提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藏医药发展态势向好向上,在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只要我们扬长补短,从做大到做强、从挖潜中创新,以药材种植为前提,以医药结合为基础,以科技研发为关键,以标准制定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继续做好“农药、旅药、养药、医药、文药”五个结合,甘孜州中藏医药特色产业势必全面驶入高质量绿色发展“快车道”。
作为中华民族医学的一个分支
藏医药的抗疫作为
也让世人再一次对
蕴含古老智慧的民族瑰宝进行关注
藏医药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