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南湖,典型的江南水乡之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
若尔盖,美丽的川西北高原绿洲,红军长征主力走过的草地;
一东一西,相隔两千多公里。2016年,在对口支援和脱贫攻坚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两个红色圣地,情牵一线,携手发展,开启了结对帮扶的民族团结之路。
千里携手,情深意长。结对以来,双方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禀赋,在经济、产业、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深入合作,不断为当地注入发展“新动力”。2021年6月,南湖-若尔盖开启对口支援工作2.0版,工作理念、机制、抓手迭代升级。
7月初,记者随南湖区采访团,从平均海拔3.7米的南湖来到3400米的若尔盖,在这里,看到了天蓝气清、绿草如茵、遍地牛羊、簇簇野花,也感受到了若尔盖高原上熠熠生辉的红船精神。
这八千里路上的云和月,江南水乡和川西北高原的血脉兄弟,正在幸福大道上并肩共赏。
一座产业园撬动百姓致富经
这个季节是川松贝、甘松、赤芍等中药材成熟的季节。走进位于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的伟麟高原药业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忙着晾晒中草药。
伟麟高原药业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的企业。“产业园里基础配套很完善,道路、水、电都建好了,给我们扩大经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伟麟高原药业负责人康麟谈到入驻园区后的变化频频点赞。
企业老厂房占地3亩,10多个员工,年产值2000多万元。自2021年5月入驻园区后,企业占地扩大到20亩,拥有50多个员工,产值超过6000万元,还向周边村民收购药材,辐射带动三四千人就业。
与此同时,园区内的牦牛藏绵羊屠宰及精深加工项目正抓紧建设,项目一期计划在10月底前建成,投产后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牦牛冷鲜肉生产基地。“援建团队除了带来大量资金,在园区管理方面也带来了先进经验。”若尔盖县国投公司副总经理周天祎说。
“造血式”援建是产业帮扶的关键。援建以来,南湖区援建干部、人才先后扎根若尔盖,针对产业发展短板,结合帮扶实际,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增强产业“造血”功能。
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是南湖区与若尔盖县共建的产业平台之一。“目前园区内已有3家企业开始正式生产,今年还将有3家企业完成生产线的安装,预计10月底投产,可以说整个产业园的运营已步入正轨。”说到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南湖区对口支援工作组干部、若尔盖县政府办副主任俞锋信心满满。
如果说建设好扶贫产业基地是给若尔盖的老百姓“养一只下金蛋的母鸡”,那小微农业产业园则是撬动农户增产增收的支点。
在若尔盖县铁布镇兴农枣李园,去年百亩“高原香香李”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这是若尔盖县第一份规模种植的水果。丰收的喜悦背后,是长达4年多的不断试种、培育和管理,也凝聚着南湖区援建干部的心血。
去年,“高原香香李”首批产量达2.5万公斤,线上线下销售收益达40万元,相较原先的传统农作物青稞种植,亩均效益提升了近10倍。今年9月,枣李园将迎来盛产期,预计收益可观。接下来,南湖区将继续投入援建资金360万元,用于园区栈道、冻库等农业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
像这样的小微农业产业园,在若尔盖县周边乡镇,还分布着羊肚菌园和蓝莓园,虽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展露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