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识食物者姬图米】
尚德家常菜菜馆,就在刘少奇故居旁的东方大厦的一楼,每天从午餐和晚餐的饭点这里会人满为患。这家看起来非常简陋的餐馆,最早是集体所有制的武汉山西刀削面馆,历史可追溯至建国,是周围资格最老的餐馆,没有之一。因建东方大厦拆迁无处安排,就在尚德社区门口的空地上搭了一个雨棚继续营业。在雨棚下一做就是一二十年,原来店名已无人提起,大家都叫这里为“棚子”。
“走,去棚子撮(吃)一顿。”或者“走,去棚子掸(端)两个菜。”成了当地的流行语,负责开启当时这一带好吃佬们定情前、勾兑中、发薪后的一场场不期而遇与久别重逢。
后来,市容整治,在经过多年无数次协调与安置的协商后,棚子终于被拆改为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场地。原武汉山西刀削面馆彻底清零,原班人马在原经理的带领下生产自救。刚好东方大厦一楼这个关了好长时间原来开餐馆的铺位空着。他们就接了下来,在此开出了尚德家常菜。
尚德家常菜入楼以后,并不与时俱进,不装修、不升级,数十年,其经营和菜肴风格基本保持不变,堪称武汉古典家常菜活化石。
尚德家常菜虽原来是山西刀削面的老底子,但除了一个炒刀削面外,早已和光同尘,融入了老汉口家常菜。
没菜谱,直接明档出菜。两个大的卧式冰柜,将配好的半成品,用保鲜膜封好。既有千年不变的特色菜,如:粉蒸肉、红烧鱼块、糍粑鱼、腌菜烧鱼块、青椒牛肚、豆棍烧牛腩、鱼籽鱼泡烧牛腩、臭干子烧肥肠、烩鱼嘴、千张香芹青椒丝炒肉、干锅小鳜鱼、辣汤昂刺鱼、汆元汤、黄鳝鱼(昂刺鱼)豆腐汤、鱼头豆腐汤、蛋白烧肉、炒刀削面(荤、素)等等;也有不时不食的时令菜,如春夏的香椿炒蛋、炒白菜苔、野芹菜、春韭菜炒鸡蛋、炒水芹、烧鱼桥(鳝段)、炒鳝片、酥炸带鱼、毛豆米虾仁、咸蛋黄炒苦瓜、通心菜杆炒肉末、红烧肉,秋冬的蚕豆瓣炒虾仁、腊肉炒芦蒿、炒紫菜苔、红烧猪蹄、猪蹄藕汤、萝卜牛腩汤、土鸡汤等等。
这里做菜是老方法,几乎不用现在的复合式调味料。比如,红烧鱼块,选料只用草鱼鱼背和鱼腹的鱼块,糖色、七分熟油跑、烩煮、勾薄芡、浇明油。特别是明油一般现在厨师都不用,嫌麻烦老套。此菜是非常古典的武汉菜,鱼肉嫩到粘牙,味道鲜美嫩爽,是我最爱,每来必点。这个菜让第一次来的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江云明老先生小小激动了一把,他说差不多有二十年没有吃到这样做的古典湖北菜了。
江大师对另一个菜也十分青睐,鱼籽鱼泡烧牛腩,这种脑洞大开的组合不是创新菜,也是古典湖北地方菜,最早源自古荆州的公安县的公安牛杂。此菜鱼泡软中代脆,鱼籽暄香,牛腩耙软入味,他老人家也肯定此菜的手法还原得地道。
粉蒸肉是典型的湖北风格,不像川味的粉蒸菜有花椒味,且米粉太湿软。尚德家常菜的味型是南乳汁加五香味,米粉挺刮干暄站得住,卖相好;肉蒸得透,入口即化,颊齿留香。粉蒸肉每天限量订制,下午晚点去基本估清。
蚕豆瓣炒虾仁,蚕豆瓣软嫩,虾仁爽弹,鲜上加鲜,请客能体现诚意。
尚德家常菜的干锅鳝片,从初春能吃到11月份,拍胸脯和撑场面的主打。
尚德家常菜的炒刀削面,荤素皆宜,文可下酒,武可充饥。
在尚德家常菜吃饭神奇之处,你会发现很多:堂食不能预定,来晚没位置就得等,这说明尚德是目的地型餐馆;不过还好,喜欢喝酒闹酒的人很少,吃完就走,翻台快,说明顾客大都是奔着菜来的,核心竞争力制造竞争优势;还有一个最大的最有趣的现象——这里没有年轻顾客,顾客年龄大多不低于四十多岁,说明回头客多、定位准确、产品粘性高。这些特点,都是武汉接地气的好餐馆的标志。
从尚德家常菜出来沿着黄兴路直走,在中山大道交汇处的黄兴路35号是戴笠公馆,抗日战争武汉大会战时,戴笠将军大隐于此,指挥对日秘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