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梁启超一生的四大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4:01:15

梁启超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带感情,有很强的鼓动性。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胆抨击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力宣扬,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1897年十月离沪赴湘,就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由办报改而教学,条件和环境都不同了,但梁启超并没有放弃宣传工作。在讲学过程中,他大力阐述康有为的改制理论,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梁启超一生的四大特点(17)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梁启超的作用和名声也越来越大。在“百日维新”期间,有关新政的奏折、章程,不少出自他的手笔。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出北京,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梁启超继续追随康有为,坚持改良立场。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继续宣传改良主张。1912年十月,梁启超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从日本回国。由于他声望很高,名声在外,所以回国以后受到许多人的热烈欢迎。梁启超还办报撰文,鼓吹集权,竭力为维护袁世凯的统治服务。1913年七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的熊希龄为内阁总理,九月内阁组成,号称“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梁启超一生的四大特点(18)

1914年一月,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二月,熊希龄内阁倒台。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携家迁往天津。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委派他考察地方司法教育事宜,梁启超都推辞未就。梁启超与袁世凯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他既不满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但又对他寄于希望。对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和企图帝制自为的行径,梁启超是反对的。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梁启超一生的四大特点(19)

梁启超才对袁世凯完全失望。面对全国已经蓬勃开展起来的反袁斗争,梁启超恐为“牛后”,终于发出了讨袁檄文。1916年三月,梁启超应陆荣廷的邀请,绕经香港、越南赶到广西,直接参加护国运动。五月六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梁启超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在职期间,军务院的布告、文电大都由梁启超亲自执笔。梁启超因拥段有功而成为新内阁的重要成员,梁启超还挂上了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的头衔。1917年九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段祺瑞政府被迫辞职,梁启超也递送了辞呈。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梁启超一生的四大特点(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