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入声字?
我们学习写近体诗,要用古四声,要押《平水韵》,就必须学习掌握好入声字。在《平水韵》中的“入声十七韵”都是入声字。
那么什么是入声字呢?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习惯性地被称为“四声”。四声有平仄之分,平声属平;上声、去声、入声三个声调,属仄。仄就是不平。普通话只保留了平、上、去三个声调。普通话系统,平声属平;上声和去声两个声调,属仄。普通话的平声有阴、阳之分,阴平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声,阳平也就是所谓的第二声。上声是所谓的第三声,去声是所谓的第四声。
古汉语的声调问题很复杂,一般认为四声系统形成于汉魏时期。元明时期的中原音韵系统,和现在的普通话已经很接近。现代汉语北方方言大都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是音韵学家总结出来的重要规律。
平分阴阳,就是平声有阴平、阳平之分。浊上变去,是指中古音系统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在现代汉语里变成去声字。入派三声,是指中古音系统的入声字,被派入现代汉语的平、上、去三个声调。
近体诗中,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一般不能通押。古风和词曲在押韵方面的要求比律诗要宽一些,古风和词曲可以上声和去声通押。
这里顺便说明一句,我们不反对新韵,但推崇的是平水韵。什么理由呢?一句话,古诗用古韵。欣赏古诗你如果用普通话来吟来哼,趣味全无。
2、怎么样区别四声?
普通话字音里没有保留入声字,但文言诗词写作又往往避不开入声字。因此辨别入声字,是初学近体诗的重点,也是难点。运用音韵学知识和其他一些方法,有助于我们辨别入声字。
《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 。
我们学辨四声不妨仿效现在小学生学汉语拼音辨四声那样,背四声组词:妈、麻、马、骂;波、脖、跛、簸……。小学生先跟老师读,以后自己背,用不了多久,就学会了辨别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也依次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他们学会了,查《新华字典》,就能按拼音拉丁字上标的四声符号,准确地读出每个字。我们学古四声,可以从读、背古四声组词开始。
古四声组词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东董冻笃 钟肿种烛 江讲绛觉 知指志质 微尾未物
鱼语御月 枯苦库阔 梨礼利栗 佳解界黠 该改盖葛
真轸震质 文吻问物 昆捆困没 滩坦叹脱 间简涧吉
笺浅箭节 肖小笑削 交狡校脚 高稿诰阁 歌果个骨
麻马骂陌 阳养漾药 庚梗更隔 丁顶定滴 蒸拯证职
尤有又亦 侵寝沁缉 憨喊憾合 盐琰艳叶 缄减鉴甲
上列四声组词和韵目,我们没有必要全把它背得滚瓜烂熟,而是通过读、背,掌握平、上、去、入各声发音和声调的特点,逐渐触类旁通,碰到其他任何一个字,按平、上、去、入的调门,能准确地把它"对号入座"。譬如"改革开放"四个字,改----该改盖葛,改属上声;革----庚梗更革,革属入声;开----开慨忾克,开属平声;放----方仿放弗,放属去声。这四字依次为上、入、平、去。又如"北京晚报"四个字,北----悲、背、贝、北,北属入声,京----京、井、进、急,京属平声,晚----玩、晚、万、物,晚属上声,报----包、保、报、不,报属去声。这四个字依次为入、平、上、去。四声组词读、背到能基本掌握它的调门以后,就自己给自己出类似上面那样的测验题,然后将答案同韵书核对,只要平声基本无误差,上、去、入,有点出入,关系不大。达到这个程度,就算"及格"了。
3、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不可没有,不可多有。这是因为,入声字发音短促,在格律诗中使用过多的话,诗读起来就不好听。所以,古人对入声字在诗中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这些规定是:
在五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2个,最多3个;
在七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3个,最多4个;
在五律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4个,最多5个;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使用,不但数量有限制,使用位置也有要求。入声字要尽量避免在音节处使用。
4、怎样掌握入声字
常用的入声字大约有五百来个。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官话区的人来说,判别入声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人们也在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记忆入声字。
如何掌握普通话读平声、而古读入声的那些字。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一是背诵作品。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近体诗或词里面放在仄声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声。从背诵诗词中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如"国"、"昔",今读平声,在*的《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与昔都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字眼上,因之必是入声。又"菊"、"出"今读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
背诵作品是辨认入声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真正写好诗,背诵作品越多,资料就越多。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仅仅是为记入声字尔。
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托”等等,用的多了,记住一个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的。
二是按形声字、数字记。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排,可以触类旁通。
在数字中,除"三"、"千"、“零”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一"、"七"、"八"、"十"、"百"、"亿"必是入声。
按字形看,例如记住"责"字是入声,那么"箦、碛、啧、帻、积、绩"等字就不难记忆了。又如"夹"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箧"等字也是入声。
什么最直观的?当然是图形,那么我们就从通过字的形状来记住那哪字是入声字。比如,我们知道“白”字入声,那么,几乎所有含有白字的字,几乎都是入声。例如“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皑等除外)。这样,我们记住一个“白”字,是不是等于记住了一大片字啊?只须看它的字形,简单又方便。其实,不止上面这个白字,有这种情况的,相当的多,那么,对于我们的记忆入声字,是不是也是更方便了?
再看这个“只”字,它是属于入声字。那么,我们依旧去找含有这个字的其他字“织、识、帜”。。再看这个入声“卖”字,一样的道理:“读、赎、犊、渎、牍、椟、黩……”再看这个“合”---鸽、塔、答、蛤、閤、盒……;“副、富、福、辐……”
我们就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形声字有入声的几乎都是入声字。大家注意:只是几乎,还是有极个别的不是哈。我们再反复找出一些类同的字,“滴、嫡、嘀、谪、摘……”,“弗、佛、拂、氟……”;“碟、蝶、堞、谍、牒、揲、蹀、喋、鲽……”;“插、锸……”等等等等等等,看出来了吧?由此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根据字形去辨别入声字,是不是比一个个去死记简单的多了?记住一个字,就可以记住一大串乃至一大片。而且,我们这时也没用任何其他理论知识啊,只是用我们的眼睛,这就是直观记忆法至少,我们可以省力了许多,至少,我们先记住这一大片再说。
三是按韵母记。
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今韵母为"a"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塔、答、纳、榻、杂、腊、匝、沓、踏、搭、咂"等;今韵母为"i"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极、密、铁"等,今韵母为"e、o、u"也有不少是入声字。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上述第一法比较可靠,后两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韵书的基础上帮助记忆,不可视为规律。网上有不少,大家可以自己搜一下。
还有就是有意识去听:身边亲友、方语影视、地方戏曲、网上发音系统等,都是听入声的好途径。比如CCTV《寻宝》栏目的特邀专家蔡国声先生,他是浙江定海人,谈话时,有些字发音很短促,那便是入声。
班里的读诗栏目就不错,大家如果能刻意把入声字读出来,就更好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汉字读音的平仄区分方法,那么有些人说,我不知道哪些字是入声字啊?看表:
《混入普通话平声中的入声字表》
B:八捌,拔跋魃,白,薄雹,逼,荸,瘪鳖憋蹩,别,亳孛勃渤脖钹舶伯铂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拨剥;
C:擦,插锸,察,拆,吃,出,戳,撮;。。。。。网上,空间,咱们群文件都有。
这些现在纳入普通话一二声也就是平声的入声字,初学者必须尽快尽可能掌握先对,必须尽可能记下来这是第一关。网上有许多来记入声字的方法可供参考,大家可以去试试。知道了入声字作仄声使用,那么其他的字就按照汉语拼音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去使用就行了。
1、再谈入声字的作用
我们知道,古时候的诗歌,是用来“吟”的。而入声字是短音顿挫,首先有决绝之感,其次有痛苦之意,所以入声常用来发誓。但入声的短促,又可以表示快速,由此引申为活泼,于是有人总结“入声韵适宜表现内心难以压抑的激烈之情”。
先看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一共有三个入声字:落、月、出。“落”字的使用很形象,而尤其突出的是“月出”两字。
两个入声字连在一起,顿挫之感非常强烈,好似敲击之声,有突然而来的感觉,所以后面用“惊”字。如果前面不是入声字,月亮就好像慢慢地出来的,那就不会“惊”到“山鸟”了。
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除了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之外,它还是一个入声字,活泼地把春天表述出来了。
2、学会辨认平仄两读字
有个很重要的东东,在学辨四声的同时,还须学会辨认平仄两读字。在汉字中有不少字,有时读平声,有时读仄声,如果辨认不清,容易犯出韵或平仄不谐的毛病。
平仄两读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另一种是平仄异义。
(1)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
如"看"、"听"(只有作"任"字用时读去声,例句:听人穿鼻;听其自便听势)"忘"、"应"、"醒"、"堪"、"叹"、"撞"、"过"(只有作"过失"解时读去声)、"患"、"慷"等。
多掌握些这类字,无疑给我们作诗填词时提供调声的方便
(2)平仄异义
同一个字由于它用在不同的场合,字义变了,读声也就不同。
例如"骑"字,作为动词用,如"骑马"、"骑"的"骑",读平声;作为名词用,如"千骑"、"精骑"的"骑",则读去声。
例如苏轼的《黄州》:"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骑字读去声。陆游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骑字读平声。这类字不少,下面列举二十字以供参考(多词义者仅举其一)。
平仄异义字例
读平声时字义 读仄声时字义
缝 缝补(缝衣) 空隙(门缝)
中 中间(院中) 射中(中箭)
衣 衣服(布衣) 穿着(衣锦)
分 分开(分辩) 名分(身分)
闻 耳听(闻讯) 名扬(闻人)
燕 地名(幽燕) 鸟名(燕子)
号 号叫(哀号) 名号(商号)
占 卜占(占卦) 据有(占领)
屏 围屏(屏幕) 去除(屏弃)
翰 羽毛(凤翰) 文藻(翰林)
调 调和(风调雨顺) 曲调(悲调)
和 和合(和穆) 唱和(和者)
荷 花名(荷花) 担载(负荷)
传 交接(传达) 传记(《左传》)
更 换、时(更岁、五更) 进一层(更宜)
任 堪(不任看) 听便(任尔行)
当 应该(应当) 当做(茶当酒)
傍 旁、侧(傍观) 依附(依傍)
兴 发生(兴旺) 兴致(酒兴)
冠 帽子(衣冠) 为首(冠军)
(3)三个字例
提醒大家,一个教字,一个令字,一个不字。
A.「教」字作「让」字解释时须用作平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B.「令」字作「使」用法时应读作平声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C. “不”字,有许多人以为平仄通用,大错特错,
“不“只有在用作“是否”才是平,如你遇到青玉老师了不?你在专心听课不?尚能饭不?
(4)再就是大家需要记住几个特殊字
今仄古平的有:场,闽,俱,囍,跳(通逃)
今平古仄而又不是入声字的有:茗
好,格律基础知识之平仄,我们用了将近两讲的时间,个人认为,用两个课时非常必要,一是什么是平上去入,二是入声字的记忆。这是学近体诗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请大家一定高度重视。
二、“写诗写法(技巧)推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践它,不也很愉悦吗?”所以从本讲开始,我们也要开始练笔了。
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中.重.从.供.降.撞.望.当.量.将.强.抢.相.长.藏.创.丧.浪.为.思.吹.骑.遗.几.衣.予.疏.楷.泯.分.
闻.汗.观.难.冠.看.漫.翰.患.鲜.扁.便.传.研.扇.燕.旋.缘.漂.挑.调.夭.要.炮.教.敲.扰.号.操.
过.和.颇.荷.磨.些.华.污.更.横.并.令.行.正.盛.莹.听.乘.兴.胜.称.不.禁.任.担.三.渐.砭.占.巉.
中
平声一东词组~间。~国。~原。~游.
例句却嗟流水琴中意。——朱淑真《春昼偶成》
仄声去声一送词组射~。~伤。~计。~意
例句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宋祁《秋日四首》
重
平声一东词组~复。~申。~阳。~逢
例句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仄声去声一送词组~量。尊~。~兵。~大
例句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从
平声二冬词组顺~。服~。~父。~戎
例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仄声去声二宋词组侍~。仆~。(名词)
例句门前仆从雄如虎。—郑板桥《道情》
供
平声二冬词组~求。~应。~需。~销
例句地迥秋供爽,雨馀风荐凉。——郭俨《晓睡》
仄声去声二宋词组~养。~认。~奉。~职
例句休唱贞元供奉曲——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降
平声三江词组投~。~伏。~龙伏虎
例句投降赵卒本求生,——徐钧《白起》
仄声去声三绛词组~低。~落。~生。~临
例句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撞
平声三江词组(读chuáng,平仄互用)
例句檐马随风走,楼钟带月撞。——顾逢《秋夜宿山寺》
仄声去声三绛词组~车。冲~。~见
例句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白玉蟾《赠吴草裘》
当
平声七阳词组充~。~家。~时。~初
例句湖山如画恰当头。——周南《阙题》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恰~。适~。妥~。~做
例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量
平声七阳词组计~。估~。思~。打~0
例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词组数~。质~。度~。气~
例句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杜甫《最能行》
将
平声七阳词组~要。~至。~军。~才
例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词组~略。~令。~帅。~校
例句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杜甫《有感五首》
强
平声七阳词组~壮。~大。刚~。~烈
例句 射人先射马,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仄声 去声二十二养词组~迫。勉~。倔~。~词
例句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苏辙《林笋》
抢
平声七阳词组呼天~地。~风
例句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陈傅良《和丁少詹韵》
仄声去声二十二养词组~先。~占。~劫。~夺
例句注:“抢”一般平声多,经查,唐诗宋词中没有用仄声的。
相
平声七阳词组互~。~等。~思。~识
例句 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 凶~。宰~。~册。~机
例句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汪洙《神童诗》
长
平声七阳词组~短。~空。~夜。~歌
例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仄声 去声二十二养词组年~。成~。增~。~大
例句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杜甫《兵车行》
藏
平声七阳词组蕴~。收~。~品。~书
例句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尽贫。——赵良坡《隐居》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词组宝~。道~。~蓝。
例句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文天祥《哭崖山》
创
平声七阳词组~伤。~口。~痛
例句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词组~造。开~。~立。~办
例句风经御寇仙游外,野识裨谌草创馀。——宋祁《官下》
丧
平声七阳词组~事。~礼。~亡。治~
例句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词组~失。~生。~偶。~胆
例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浪
平声七阳词组沧浪
例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屈原 《楚辞·渔父》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词组波~。海~。巨~。风~
例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为
平声四支词组以~。认~。~难。不~
例句为仁不富,为富不仁。——桓宽《盐铁论·地广》
仄声去声四寘 词组因~。~了。~何。~民
例句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
平声四支词组~想。~念。相~。~绪。
例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仄声去声四寘词组(名词)
例句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吹
平声四支词组~灯。~嘘。~拂。风~
例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11月4日风雨大作》
仄声去声四寘词组鼓~(名词)
骑
平声四支(qí)词组~马。~射。~兵。
例句爽气收回骑月雨——陆游《村社祷晴有应》
仄声去声四寘(jì)词组车~。北~(名词)
例句欲留车骑少徘徊,归兴那知苦见催。--吴芾《送江朝宗还乡》
遗
平声四支词组~俗。~闻。~址。~风。
仄声去声四寘词组(名词)
几
仄声五微去声四纸五尾词组~何。~回。~处。~曾
例句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平声五微词组茶~。~乎。~率。
衣
平声五微词组~服。~冠。~架。~裳
例句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仄声去声五未词组(动词)
例句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予
平声六鱼词组同“余”,我也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仄声上声六语词组~以。赐~。赋~。给~
例句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疏
平声六鱼词组~通。~松。~远。~忽
例句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
仄声去声六御词组书~(名词)
例句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
楷
平声九佳词组~模。~书。正~。小~
仄声上声九蟹
泯
平声十一真词组~灭。~除。~没。未~
例句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张耒《白公祠》
仄声上声十一轸
分
平声十二文词组~开。划~。~明。~行
例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关汉卿《窦娥冤》
仄声去声十三问词组身~。~内。天~。情~
例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闻
平声十二文词组~听。~讯。新~。传~
仄声去声十三问(名誉)
论
平声十三元词组同“抡”。词组(动词)~语
仄声去声十四愿词组~点。议~。辩~。理~
例句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汗
平声十四寒词组可~
例句归来见可汗——《木兰诗》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水。~流。~牛充栋
例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观
平声十四寒词组~看。~赏。~察。大~
例句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楼~。台~。
例句玄都观里桃千树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难
平声十四寒词组~关。~为。~怪。~听
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灾~。危~。遭~。发~
例句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冠
平声十四寒词组衣~。~戴。鸡~。树~
例句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满江红》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军。弱~
例句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 ——丘迟《与陈伯之书》
漫
平声十四寒词组(形容词、副词)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流。迷~。~步。~游
例句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翰
平声十四寒词组(鸟羽)
仄声去声十五翰词组浩~。~海。~墨。~林
例句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患
平声十五删词组忧~。
例句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欧阳修《读书》
仄声去声十六谏词组~难。祸~。隐~。防~
例句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胡宏《好恶》
鲜
平声一先词组~花。新~。~明。~美
例句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仄声去声十六铣词组~为人知。屡见不~。
例句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扁
平声一先词组~舟(名词)
例句扁舟寻钓翁。——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仄声去声十六铣词组~豆。~担。(形容词)
例句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后汉书·东夷列传》
便
平声一先词组大腹~~。~佞。~巧
例句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为焦仲卿妻作》
仄声去声十七霰词组~当。~利。~衣。简~
例句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传
平声一先词组~递。~统。流~。~奇
例句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慎行论》
仄声上声十七霰词组自~。纪~。~记。~略
例句六艺经传。——韩愈《师说》
研
平声一先词组~磨。~药。~墨。~究
例句研核阴阳。——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仄声上声十七霰词组古同“砚”,砚台。
扇
平声一先词组~动。~风。~耳光
例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仄声上声十七霰词组~子。~坠。~形。门~
例句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
燕
仄声上声十七霰词组~雀。
例句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平声一先词组~赵。~山。~京。
例句燕赵之君。——苏洵《六国论》
旋
平声一先词组~转。盘~。天~。斡~
例句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仄声上声十七霰
词组~而(副词)
缘
平声一先词组~由。~何。姻~。边~
例句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仄声上声十七霰词组~领。~口(衣边)
漂
平声二萧词组~零。~游。~浮。~流
例句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仄声去声十八啸词组~白。~染。~洗。~亮
例句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挑
平声二萧词组~选。~担。~夫。~剔
例句 时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鹤《山中寡妇》
仄声 上声十七筱词组~拨。~动。~头。~起
例句 时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鹤《山中寡妇》
例句 故相如以琴心挑之。——《史记·司马相如传》
调
平声二萧词组~控。~和。~解。烹~
例句可以调素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仄声上声十七筱词组~度。~动。曲~。~兵
例句 谁爱风流高格调。——秦韬玉《贫女》
夭
平声二萧词组~~。~折。~娆。~桃
例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仄声上声十七筱词组通“杳”。
要
平声二萧词组~求。~挟。
例句 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仄声 去声十八啸词组须~。~好。将~。重~
例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炮
平声三肴词组~炙。~烙。~制。~煎
例句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
仄声 去声十九效词组~兵。~弹。鞭~。花~
教
平声三肴词组~课。不~。(动词)
例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仄声 去声十九效词组~正。~师。管~。请~
例句 择师而教。——韩愈《师说》
敲
平声三肴词组~打。~击。~边。~门
例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仄声去声十九效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磬声敲破一林秋。——真山民《宿南峰寺》
挠
平声三肴词组~乱。阻~。~曲。~折
仄声上声十八巧词组(平仄互用)
号
平声四豪词组呼~。~叫。哀~。~啕
例句号呼而转徙。——柳宗元《捕蛇者说》
仄声去声二十号词组~令。编~。字~。~称
例句号曰醉翁。——欧阳修《醉翁亭记》
操
平声四豪(把持)词组~刀。~纵。~心。~行
例句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仄声 去声(所守也,持念也)二十号词组~守(名词)
和
平声五歌词组~美。~平。~气。~畅
例句 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词组~面。~泥。唱~
例句 当哭相和也。——林觉民《与妻书》
颇
平声五歌词组偏~。~僻。~久。~佳
例句 天不颇覆,地不偏载。——《史记·匈奴列传》
仄声 上声二十哿词组颇,稍也。
荷
平声五歌词组~花。~叶
例句 荷叶之清香。——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仄声 上声二十哿词组负~
例句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三首》
磨
平声五歌词组~练。~损。~灭。~难
例句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词组石~。电~。~盘。~坊
例句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些
平声六麻词组~微。~许。(少也)
例句年老爹娘无倚靠,早起晚些望顾照。——《清平山堂话本》
仄声去声二十一个词组那~。(与兮同,语气词)
例句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华
平声六麻词组~丽。繁~。浮~。韶~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仄声去声二十二祃词组(姓华)例句
污
平声七虞词组~水。~秽。~浊。~辱
例句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仄声去声(染也)七遇词组~染
更
平声八庚词组~正。~衣。~新。~时
例句长夜默坐数更鼓。——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
仄声去声二十四敬词组~加。~好。~上
例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横
平声八庚词组~幅。~写。~向。纵~
例句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
仄声去声二十四敬词组蛮~。强~。~财。~祸
例句横行天下。——《荀子·修身》
并
平声八庚词组~州
例句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沈括《梦溪笔谈》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三梗、二十四迥.词组合~。兼~。~行。~且
例句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令
平声八庚词组~狐(复姓)。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词组命~。法~。时~。节~。
例句 群葩当令时。——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行
平声七阳、八庚词组
例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走。~踪。言~。五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词组品~(名词)树~子
正
平声八庚词组~月。~旦。~朔
例句 明年正月。——《明史》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义。~气。~好。~色。
例句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盛
平声八庚词组~饭。~器
例句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词组兴~。~衰。~大。~名。
例句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莹
平声八庚词组晶~。~白。~澈。~洁
例句 晶莹实萼排珠琲,旖旎芳丛簇绣帷。——程琳《海棠》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张明中《金凤花》
乘
平声十蒸词组~车。~便。~机。~兴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黄鹤楼》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词组~舆。~壶。野~(名词)
例句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兴
平声十蒸词组~盛。~旺。时~。~亡
例句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词组雅~。游~。扫~。即~
例句 兴尽晚归舟。——李清照《如梦令》
胜
平声(承受)十蒸词组~任
例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仄声(胜负) 去声二十五径词组~地。~景。~似。~负
称
平声十蒸词组自~。~呼。名~。~赞
例句 称贤荐能,未尝倦。——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词组~心。~职。匀~。对~。
例句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不
平声十一尤词组(与有韵“否”通)
例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仄声 入声五物词组~去。~多。~学。~知
例句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禁
平声十二侵词组~受。不~。~得
例句不能禁失吾之悲。——林觉民《与妻书》
仄声去声二十七沁词组~欲。~闭。~地。~忌
例句禁锢终身,不许仕进。——《后汉书·党锢传》
任
平声十二侵词组(负荷)
例句任,南蛮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仄声去声二十七沁词组信~。~人。~从。~何
例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担
平声十三覃词组~负。~任。~当。~待
例句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林觉民《与妻书》
仄声去声二十八勘词组~子。扁~。重~
例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归田录》
三
平声十三覃词组~部曲。~国。~思。~维
例句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仄声去声二十八勘词组再~(平仄互用)
例句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
渐
平声十四盐词组~渍。~洳。~染。~仁
例句渐,渍也。——《广雅 》
仄声上声二十八俭词组~进。~~。~次。~悟
例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砭
平声十四盐词组~石。~针。
例句世无扁和手,遗恨归砭剂。——辛弃疾《哭{匠斤换赣}》
仄声去声二十九艳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士病吾能砭。——王安石《舟中望九华山》
占
平声十四盐词组~卜。~卦。
例句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法言·五百》
仄声去声二十九艳词组~据。霸~。强~。~理
例句占一山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巉
平声十五咸词组~岩。~峭。~峻。~崖
例句乱峰巉似槊,一水淡如油。——苏轼《壬寓二月寄子由》
仄声上声二十九豏
词组 (平仄互用)
例句玉柱金庭路巉绝。——范成大《过松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有出入应以韵典为准。
注:醒、听、看、过、望、忘——可平仄通用,虽平仄两读而意思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