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展示栏分为“每日贴士、互助、话题”三个模块
需要考虑是这些模块的用户使用频次是否足够放在“发现”模块,而且有两点需要着重提醒:需要经常更新,不能让用户每次点击“发现”都看到重复的内容;宠友互助:初衷是为了帮助发布者解决问题,但是要考虑浏览者是否愿意、有能力回答,否则会造成无人问津、打击发布者的负面反馈。
视觉:红色图标为主,蓝色图标突出重点“干货讨论”,然而竟然没有突出“商城”
交互:切换较流畅,载入较慢
4.3.2 可行性分析
1)宠物社区
这里列举了《铃铛宠物》《波奇商城》《有宠》等三个app的社区页面
这里可看出,当用户发布高质量动态时,要不只有点赞数,要不评论类似“好看、爱了”等简短话语,这就造成了一条短路径“发布者发布动态→浏览者点赞或短评→发布者沉默或回复谢谢→结束”。
这也就是当前宠物社区产生的弊端:无法产生有效互动交流,当用户产生审美疲劳时,这个用户就会流失,因此宠物社区只能满足用户欣赏的需求,却缺失话题交流
用户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与宠物互动,同理,用户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宠物平台上,人更多还是关注自己本身
4.4 创新产品设想
上文提到“宠物 社区 ”的短路劲问题,现在我们讨论“宠物 社交”的可行性
定义:宠物主人的社交产品(即是宠物的展示平台,也是主人的社交平台)
Slogan:可爱的铲屎官等着与你相遇/帮铲屎官找对象
用户分析:
- 第三章提到,养宠人士多为高学历、有一定消费能力,女性的群体,这点恰恰弥补了社交产品中男性偏多、用户质量差次不齐的特点
- 拓宽了目标用户群,上诉产品中更多为养宠人士服务,但还有相当多条件不足、时间不够的“云养宠”用户需求并未满足
- 社交的属性会为产品初期带来更多种子用户,易传播及营销,降低获客成本
需求分析:分享宠物、处对象、秀恩爱、看“八卦”(吃狗粮)、无宠人士 有宠人士的社交
初步论证:
如图是《波奇商城》社区的话题专栏,恋爱相关话题的评论数明显高于其它话题
优势:
- 用户群体的扩充:通过社交属性的补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潜在用户数(不仅只是养宠人士的产品),吸引更多无宠人士(“云养宠”)的关注
- 动态话题的拓展:除了宠物话题,拓展了社交属性等大量话题,同时也回归到“人”的本身上,例如话题:对象跟宠物选哪个,喜欢猫的女生特点等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产品,容易引起用户好奇心、媒体关注、病毒营销等
综述,宠物 社区匹配度不高,无法形成良好的社区闭环。宠物社交会有更多可探索性,不仅关注宠物本身,更多也关注了人的孤独性及社交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宠物领域难在拉新,但有足够的刚需(购买需求 )帮助用户留存下来,避免了大多社交产品“生于拉新死于留存”的尴尬局面,两者恰好处于互补状态。
换句话说,你跟一个小姐姐说,这里不仅能分享宠物,还能找到对象!这样的平台吸引力会不会更大一些?
本文由 @火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