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官,清朝第一个出访大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5:57:02

清朝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官,清朝第一个出访大臣(1)

清朝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官,清朝第一个出访大臣(2)

“向班长书”

对于传统,是“质疑”,还是“补注”?这不光是治经学的两种态度,还是对待办洋务的两种态度。

郭嵩焘被任命为出使英国的钦差大臣,他要“下海”了,到欧洲去。为什么要到欧洲去?因为欧洲人又要打来了。为什么欧洲人要打来?因为云南发生了“马嘉理案”。

死者马嘉理,为英国驻华使馆译员,奉命前往缅甸,迎接英国探路队入滇。探路队全副武装,鸣枪而行,打死中国边民。边民反击,打死了马嘉理,探路队一路逃回了缅甸驻地。这就是“马嘉理案”,也称“滇案”。

英国以武力威胁,要清朝速派“道歉使团”赴英通好谢罪,并拒绝同李鸿章谈判。可“道歉使团”派谁去?朝廷选来选去,选中了郭嵩焘。郭嵩焘来到天津,致函英国公使威妥玛:大清国钦差出使大臣郭嵩焘谨奉书大英国钦察微公使大人阁下……

“大清国”与“大英国”并列,此格式,他可能是始作俑者,誉之者谓之开风气,斥之者以为有失国格,这一平等的外交姿态,被自命天朝的大清所鄙,因为并列就等于降格,天朝必欲高高在上。

“滇案”发生后,威妥玛曾提请清朝外交行文时,应按照国际惯例尊重“大英国”,不仅要将“大英国”与“大清国”并列,还要把“大英国”写在抬头上。清朝不能反对,也不想答应,朝廷上下没人愿意开这个头,郭嵩焘就开了这个头。他在信中,称威妥玛为“贵大臣”,说他在天津得知“贵大臣已赴上海”,而“谕旨催促启行”,他担心“津河冰合,岁内不能出洋”,故催问威氏“应于何处相见”?威妥玛傲不作复,在礼仪上先输了。本来,他催促清朝派使团去道歉,现又改口,说等到“滇案”解决以后再去,可“滇案”又被他久拖不决。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等国,就提出与中国互派公使,但都被清朝“正言覆绝”了,结果是,只见外使进,不见清使出,士大夫们几乎一致认为,“中国赴外国,并无应办事件,无须遣使”,遣使,“徒损国体”而已。

如今郭嵩焘接了差事,还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同僚视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还骂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郭不管士大夫们在他身后如何斥之,依然以平等之礼接洽,令威妥玛很不快意。原本,他要清使赴英,只是去道歉,非去驻扎,没想到在郭嵩焘的斡旋下,“道歉使团”变成了中国驻英公使团,与他对等。

在等待出使期间,郭读了洋人写的两本书。一本是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翻译的《星轺指掌》,“星轺”,是出使的意思,这是一本为出洋考察的清朝官员编译的书。他读过以后,去与丁氏交谈,说书中“尤多见道之言”。还有一本是韦廉臣写的《格物探源》,他说,洋人著书,多以格物为名,与二程“物无不格”相通。由此可见,他是如何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去消化西学。

李慈铭读了郭著《礼记质疑》,说“质疑”二字,是有意设难,会启动后生轻议先儒之心,建议改为“补注”,郭未采纳。对于传统,是“质疑”,还是“补注”?这不光是治经学的两种态度,还是对待办洋务的两种态度,是拿西学来“质疑”中国,还是用西学来给中学作“补注”?这两类问题,说到底,只有一个出处,即还是体用之别。

郭用“质疑”的眼光巡视传统,却没有扬弃传统,他与徐继畬一样,坚信先王之道“至大无外”,“放之四海”,以先王之道为纽带,可以把东西方统一起来,只是先王之道在西方重振,中国必须“礼失而求诸野”。

清朝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官,清朝第一个出访大臣(3)

-End-

刘刚、李冬君原创文章

文章首发于深圳特区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朝第一位出国考察的官,清朝第一个出访大臣(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