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 重塑公共理性 」
中国体育明星普遍比较老实,或者谨言慎行,闷声大发财;或者个性平庸,闷声不发财。一言以蔽之,体育圈里的人擅长精神养生,明哲保身,无聊无趣,无事无非。偶尔有一两个调皮、个性一点的,人们往往奉若凤毛捧成麟角,柯洁就是这样一位。
这两年在体育圈里,柯洁算是一个能说、会说、敢说的。他关注时事,奚梦瑶生子上热搜,抗疫女医生剃光头,马保国金盆洗手,娱乐、社会、体育都是他关注的范畴。柯洁语言幽默、言辞犀利,在万马齐喑的体育圈里,人们普遍觉得凤毛麟角。
柯洁蛮灵的,擅长插科打诨,像条网虫一样在社交媒体世界里能屈能伸,一会儿退博,一会儿up主,伸缩自如。但实际上,他对很多公共议题的看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比如柯洁觉得“豪门生子”这种事情上热搜,热度盖过几十条人命的新闻,这种舆论环境非常扭曲。但他并没有认识到舆论环境的变迁背后,所谓热搜早就是一种设置议程的工具。
柯洁对社会议题很敏感,但观念很朴素,他的表达既缺乏对社会肌理的认识,又不涉及政策逻辑的归纳分析。他在B站模仿马保国的“闪电鞭”,非常幽默,但充其量只是群嘲“大师”里比较有名的一个人,马保国的太极是假的,其他人的太极就是真的吗?大师频出、骗子横行的背后有一种社会土壤和因果逻辑。
我们并非是要苛责柯洁。我认为用能言敢谏这种思路表扬人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柯洁的言行只是正常社会里的一个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一个人对社会事件保持敏感,说出自己所思考的,如果这都能成为高标准,那只能说明环境太扭曲了。如何看待柯洁是一种公共理性。
面对名人的人设,公共理性尤为重要。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中,理中客早就成了一个贬义词。理中客三个字早已成为没立场的指代,和稀泥的同义,我们常常放弃理性陷入情绪的陷阱。讲得好听,未必有价值,讲得慷慨,未必有真相。
易中天是一个会说话、敢说话的人。他有担当,常常语出惊人。疫情时期一句“马屁精走开”,喊出了万千大众的心声。但是一个机关报纸拍马屁的社论何以产生,核心并不是一个马屁精的问题,而是一种新闻生产机制的问题。就像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跟狱友说的那个词——institutionalized,马屁精是一种建制化的结果。
骂一万遍马屁精,都骂不到重点上。我们尊重那些敢说的人,欣赏那些会说的人,但我们始终要将他们当作平等的人去讨论。从他们的言说是否道出了真相而不是名声大、话讲得是否漂亮出发,才是健康的公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