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柱内防水做法,格构柱防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1:24:29

解读:

5.3.3 不作解读,自行理解。

5.3.4 地下建筑底板=级防水设防应在迎水面设置一道防水层。二级防水设防的基本防水构造见图5.3.4。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8选用。

格构柱内防水做法,格构柱防水(5)

解读:

5.3.4 不作解读,自行理解。

5.3.5 地下建筑底板防水层应整体连续。基坑、地梁等下凹部位应设置防水层,并与大面防水层相连。

解读:

5.3.5 由于土体中充满水分,防水层任何破损或接缝、收头不严密,都会造成水进入防水层,造成窜水现象。实际工程中,有人认为地梁或承台的混凝土很厚,无须采用防水材料防水,防水层只铺设至承台的和地梁的侧面,形成了大量的防水层断截面,造成了由于防水层的非连续性而整体失效。

5.3.6 地下建筑底板防水层的保护层及隔离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卷材防水层与底板结构混凝土之间不得设置其他构造层次。其他防水层表面应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地梁、电梯井坑、承台基坑等部位底面与侧面,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及钢筋工程施工对防水层的影响,确定是否设置防水层的保护层,保护层可选用挤塑型聚苯板、砂浆、砌体。

解读:

5.3.6 由于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抗穿刺性、耐污性等特性,可以直接在其表面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而不易被破坏。卷材与混凝土紧密粘结,有效地阻止了窜水情况的发生,是一种国际常用的施工工法。该工法的卷材防水层表面不需要做保护层,但防水卷材的相关性能需要满足预铺防水卷材的标准要求。 其他防水材料表面需要做刚性保护层,以防钢筋施工等作业造成破坏。在防水层面浇捣细石混凝土保护施工时,也应注意对防水层的保护,必要时可以通过铺设聚苯板或油毡等进行保护性隔离。 底板上的地梁等下凹部位,可以根据其他工程施工对防水层破坏的可能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地梁钢筋一般作业为架空绑扎后再放入槽中,对防水层破坏作用较小,可以视情况不设或部分设置防水层的保护层。

5.3.7 地下建筑侧墙防水层应直接铺设或涂布在结构混凝土迎水面表面。

解读:

5.3.7 结构混凝土有很好的强度和抗渗性能,防水层直接涂铺在混凝土基面上,是减少防水层窜水的有效方法。找平层的目的是为了给防水层提供符合防水材料施工工艺要求的基面,通常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而用于找平的水泥砂浆强度和抗渗性比较差,一旦防水层有破损,水泥砂浆找平层就成了窜水层。因此,当结构混凝土基面符合防水材料的工艺要求时,就不需要进行找平处理。

5.3.8 地下建筑侧墙一级防水设防应在迎水面设置二道防水层。当围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侧墙外模时,宜采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作防水层。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卷材防水层应固定在支护结构面上,与浇筑的结构混凝土直接粘结。一级防水设防的基本防水构造见图5.3.8,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9选用。

格构柱内防水做法,格构柱防水(6)

解读:

5.3.8 墙板一级设防设置一般采用二道防水层,二道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当围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侧墙外模板时,要先预铺外防水层,再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称为外防内贴法,预铺的外防水层应采用预铺防水卷材,使其能与结构混凝土牢固粘结,达到有效的防窜水功能,在该施工工法中,只能采用单层卷材设置,直接固定在围护结构表面。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由于其材料性能及基层有效的防窜水功能,单层卷材可以达到常规二道防水的功效,所以,在一级设防中只采用单层卷材设置。

5.3.9 地下建筑侧墙二级防水设防应在迎水面设置一道防水层。当施工条件不允许在迎水面设置防水层时,可在背水面采用防水当施工条件不允许在迎水面设置防水层时,可在背水面采用防水当施工条件不允许在迎水面设置防水层时,可在背水面采用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级防水设防的基本防水构造见图5. 3- 9,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10选用。

格构柱内防水做法,格构柱防水(7)

解读:

5.3.9 在背水面采用防水砂浆设防的方案仅限于迎水面无防水施工条件的工程。如叠合侧墙结构,沉井工程等。

5.3.10 地下建筑侧墙与支护结构间宜预留不小于1. 0m的防水施工操作空间。

解读:

5.3.10 没有足够的防水施工操作空间就无法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因此,为了施工安全,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在结构设计时,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应留取足够的施工操作间距。但有时受环境约束,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间无法保证足够的距离时,可以采取取消间距,将防水层固定在围护结构上,将带有防水层的围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外模,使混凝土直接与防水层粘结。

5.3.11 铺设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的支护结构表面应基本平整,当支护结构表面平整度差异较大时,可采用水泥砂浆、砌体、混凝土等进行整体或局部修整找平。

解读:

5.3.11 虽然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对基层平整度要求并不很高,但有时支护结构表面平整度差异会很大,搅拌桩围护结构整体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弧形,搅拌桩还会出鼓颈、孔洞等缺陷,需要整体找平后才能铺贴防水卷材。卷材与基层通常使用水泥钉固定,不得与基层牢固固定,以防主体结构与支护发生沉降而造成卷材破坏。

5.3.12 地下建筑侧墙防水层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材料宜根据防水层做法按表5. 3. 12的选用。

表5.3.12 保护层材料选

防水层做法

保护层材料

涂膜防水层、湿铺卷材防水层

25厚挤塑聚苯板(XPS)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板或120厚砌体墙

自粘法、热熔法、胶粘法粘贴的卷材防水层

120厚砌体墙

解读:

5.3.12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回填土施工时,对防水层造成刺伤破坏。随着近年来回填土施工方式发生了变化,保护层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卷材因回填土下沉而产生下滑破坏。用级配土或素土分层夯实是最为理想回填方式,但实际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采用汽车倾倒或推土机械填土的方法,回填土的质量也不是太严格。这种情况下,回填土的压缩沉降量会很大。在回填土沉降为过程中,土体产生的摩擦力会带动保护层或防水层产生向下滑移。防水涂料由于粘结力较好,不会因土体沉降而下滑破坏,但使用热熔法、自粘法铺贴的防水卷材,很容易随着土体下滑,即使表面铺贴了苯板等软质保护层,也可能产生摩擦滑移破坏。湿铺法卷材抗下滑的情况要好得多。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与粘贴方法,规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5.3.13 当结构底板有外挑台肩时,砌体保护墙应砌筑在台肩上。当保护墙砌筑在底板垫层上时,砌体墙与防水层间应设置15mm - 25mm 厚的砂粒隔离层或油毡隔离层。砌体保护墙厚度不应小于100mm,用M5砂浆砌筑。保护墙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设置砌体柱或混凝土柱以增加稳定性。

解读:

5.3.13 砌体保护墙砌筑在底板台肩上,砌体墙与结构产生同步沉降,是最为稳定的保护方式。当结构底板没有外挑台肩时,砌体保护墙只能砌筑在垫层上,砌体墙与结构墙体之间可能会产生少量的相对滑移,因此,在砌体保护墙与防水层之间灌入松散性的砂粒或油毡之类的材料,以达到减少沉降摩擦力对防水层的影响。对一次性砌筑较高或连续长度较长的保护墙,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并采取增加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5.3.14 地下建筑顶板防水层宜设置在随捣随抹平的结构混凝土板面上。

解读:

5.3.14 混凝土面采取随捣随抹平收水压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和强度,防水层直接铺贴或涂刷在结构混凝土表面,有利于减少窜水现象发生。当基层平整度不能达到防水材料铺贴要求时,可进行局部或整体找平处理。找平用的水泥砂浆要求有一定的强度,最好具有使用粘结性能好,有防水功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5.3.15 地下建筑顶板一级防水设防应在迎水面设置二道防水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第一道防水层宜采用与混凝土粘结性较好的防水材料直接设置在结构混凝土表面;

2 二道防水层宜相邻设置,也可分开设置;第二道防水层宜选用防水卷材;

3 分开设置的第二道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厚度不宜小于40mm,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表面应随捣随抹压光。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厚度宜为15mm,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20 ,表面应收水压光;

4 一级防水设防的基本防水构造见图5. 3. 15;

5 一级防水设防时,相邻设置的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11 -1选用。分开设置的第一道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11 -2选用、第二道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11 -3选用。

解读:

5.3.15 地下建筑顶板的二道防水层分开设置时,第二道防水层一般会设置在找坡层或保温层上面,由于找坡层与保温层属变形量较大的轻质材料,找平层材料宜选择细石混凝土,采用强度较高的找坡层或保温层材料,变形较小时,找平层材料可以采用水泥砂浆。

5.3.16 地下建筑顶板二级防水设防应在迎水面设置一道防水层。二级防水设防的基本防水构造见图5. 3. 16,防水层设计方案可按附录D. 0. 12选用。

格构柱内防水做法,格构柱防水(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