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立马抱着王菲,伏在她肩膀上,泪眼婆娑。
想说,又不能说,一说就要流泪的,还有老伴。
“很想他。”这是戴奶奶的原话。
戴奶奶和老伴原来住在一间房,老伴身体不好,经常要她来照顾,有一次她帮老伴按摩,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腰给闪了。
家人很担心,于是提出让两人分开住,由护工阿姨照顾。
“他们太恩爱了,看电视都抱在一起。”
离开时,戴奶奶又忍不住了,说想老伴。一开口,又流泪了。随手一揽,又将王菲抱在跟前。
五
人生再难,也难不过生离死别。
在颐养院,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算上实习,王菲入职不到三年,送走的老人已有10多人。
平生第一次,王菲亲眼看到老人咽气。“‘咕噜咕噜’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消失。”
那一刻,伤心和害怕同时袭来。这种声音,长时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害怕,晚上不敢睡觉。”
上个月,和她很亲的一位爷爷走了。王菲再次落泪。
这位爷爷2019年和老伴一起住进来,刚来时,身体还不错。2021年10月,因为前列腺癌住院。
11月从医院回来,10多天后就走了。
那天,听说爷爷情况不好了,王菲马上来到床边,含着泪问爷爷,你还好吗?老人虽已不能说话,但还是努力回应她。
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
爷爷去世后,奶奶关在房里四五天时间,不出门,不说话,不吃饭。那种悲伤,不是呼天抢地,哭过就好,它是绵长的,长长久久,挥之不去。
王菲细心地提醒护理阿姨,“不要提起爷爷。”
直到后来,看到奶奶终于走出房间,和别人聊天,她才放心。
花一样的年龄,却经常面对老人们不断离去,总觉太过沉重。见多了,见惯了,王菲看清了,看淡了。
“生命的流逝,是自然的事情,只希望能送他们有尊严地离开。”
六
任何一种生命,都值得被关注,值得温柔以待。
院里有位范爷爷,70多岁,是当地一位五保户,一辈子没结过婚,无儿无女,在院里住了差不多10年,除了侄辈来看望,一直孤零零一个人。
范爷爷高高大大的,身上总是穿一件像蓝军装一样的衣服,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就慢慢退化,最后大小便失禁,身上只能背个尿袋,用布绳子绑在腰间。
上个月,“很好打交道”的范爷爷走了。
送去医院抢救时,没儿女通知,最后通知了村里。没有亲人的悲戚,没有悲情的送别,范爷爷静静地离去。
颐养院里的流浪猫。
院里有只流浪的猫,住了多久,王菲也不清楚。
以前,这只猫是另一位五保户在喂养。一年多前,他走了。之后,范爷爷经常拿着剩下的饭菜去投食。
前不久,猫生了几只小猫仔。
范爷爷走了以后,猫没饿着,其他老人不约而同接下这个活。王菲说,也说不上是谁,但总有人去喂。
七
踏实照顾着别人的父母,一想起自己父亲,王菲会掉眼泪。
“爸爸是我的精神支柱。”王菲说。
由于父母离异,从7岁起,王菲是跟着父亲一起长大的。虽然父亲也组建了新家庭,但是对她的爱,一分不减。
父亲是汽配厂一名普通职员,生活的担子不小。记得有个夏天,学校宿舍只有一个吊扇,因为自己有点胖,实在热不过。王菲一个电话打给爸爸,没想到爸爸马上就买好落地风扇,花了200元打的费,当天就送到了学校。
“我没什么大梦想,就是希望爸爸活得健康,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王菲给老人刮胡子。
听颐养院老人说,铁皮枫斗很好,吃了可以缓解疲劳,不会太累。王菲给爸爸买了。不止这些,麦片、脑白金、按摩椅、眼罩、蛋糕……只要想到了,都会买。
现在,只要放假了,王菲都会尽量回家。“我回去了,家里会吃的好一点,不然他们就随便应付一下。”
对这份工作,王菲也很珍惜。
“就是想好好努力,踏踏实实地干。不辜负乐总寄予的厚望。”乐总是颐养院的原负责人,是她挑选了王菲。“一看乐总就是博学的人,会管理,负责。”
对生活,同样王菲充满感恩。在学校,她是宿舍长、班长、学生会主席。她说,一路走来,大家都蛮支持。
“希望好好成长,成为爸爸的骄傲。”
中国宁波网记者 成良田 文/摄
来源: 中国宁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