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楠原材料
奇楠是沉香领域的塔尖品种,因品质优秀、价值坚挺成为业内名家、明星大咖争相收藏的对象。大家知道,奇楠最常见的两个品种便是白棋和绿棋。那么,白棋好还是绿棋好,二者如何定义,又该如何区分?可能很多玩家都有这样的困惑。包括在圈内,围绕白棋绿棋的讨论多年来一直持续不断,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关于二者的判定,业内大体上有两种观点。
一、按油色
按“白”与“绿”的油色来划分,也就是二者的定义直接与油脂颜色同步,白棋即白色油脂的奇楠,绿棋即油色发绿的奇楠,这样的解释更便于大家学习理解,也是不少玩家所推崇的。
绿棋的定义尚且较好理解,争议较少。但白棋,你会发现与实际情况有诸多矛盾之处,即市场上的白棋并不“白”,也是很多朋友最困惑的地方。
那么,白棋的“白”该如何理解呢?
各种资料研究后你会发现,业内不同的专家学者其实也有不同的解读。
两方观点:一方认为外表花白为白棋,而另一方认为油色黄白的为白棋。
《沉香大地瑰宝》作者张良维先生认为:“真正的芽庄白棋,外表有白花状,取刀削之,内里为黑色油膏状,入口时有渐进温和的麻辣感。”意思是“外表白花状”是白棋的重要特征。但是大家知道,生结奇楠外表基本都有白木覆盖,多呈白花状,切面油脂也成黑膏状且味道抓人。那么凡是具备这种特征的生结奇楠是否都可以叫作白棋?另,“入口时有渐进温和的麻辣感”因个体味觉的差异是否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样的认定范围是否稍显宽泛?另外,此类奇楠若是经过千百年多入土熟化,外表已无白木覆盖,是否还叫白棋?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
而持“油色黄白”为白棋的一方,也确实能够拿出一两块“香气顶级”且符合品相特征的奇楠以验证观点的合理性,但此类标本极少,有可能是极个别发生变异的特例,单独拿出来作为白棋的标准,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奇楠的竖切面
奇楠的横切面
二、按味道
味道论主要是针对白棋,因“油色黄白”的奇楠几乎没有可参考的标本,于是市场偏向把“好味道的奇楠”定义为白棋。
这种以味道为核心的定义看似更务实,但也是问题不断,因为,这样一来黄绿红紫黑任何好味道的奇楠都可以叫作白棋。
严谨一点的商家把奇楠断面油脂为“紫红油”或“黑油”且味道上乘者定为白棋,次者把具备突出味道的绿棋或者其他奇楠也叫作白棋,若是都能如此,起码是守住了玩香的底线,玩家也缘到了好味道的奇楠。但是呢,这个味道好是有多好,参考标准是什么?根本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因主观及利益的存在,慢慢的,大家都不甘落后,都认为自己手中的是最好的奇楠,最终导致白棋的标准越来越低,出现了白棋满天飞的状况。所以,单纯的把好味道作为白棋的认定标准,其实还是没有标准。
关于绿棋,古人就有较为清晰的认知。陈让的《海外逸说》中记载:“上者曰莺歌绿,色如莺毛,最为难得;次曰兰花结,色微绿而黑……”。《粤海香语》中也记载:“其香木未死,蜜气未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膏于枯根,润若饧片者,谓之糖结,次也;岁月既浅,木蜜之气未融,木性多而香味少,谓之虎斑金丝结,又次也;其色如鸭头绿者,名绿结,掐之痕生,释之痕合,按之可圆,放之仍方,锯则细屑成团,又名油结,上之上也。”等等,可见古人给予绿奇楠很高的地位。
相比之下,白棋就缺乏足够的依据支撑,犹如空中楼阁。不过,综合目前的信息,白棋是近些年从台湾流传过来的说法,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奇楠品种,包括在台湾也是争议不断。抑或是为了抬高好味道奇楠的价格而杜撰出来的新概念?未可置否。
只要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类似的概念,类似的争论就会一直存在。争论不会有结果,但有它的意义,起码让我们知道,结缘沉香只认“名牌”或者“产地”都过于草率!市场中,绿棋有顶尖的存在,而平庸的“白棋”更是屡见不鲜。名称代表不了品质,味道才是王道,我想,不管白棋、绿棋、紫棋还是黑棋,只要味道好的奇楠,就值得收藏。
注:文中,绿棋=绿奇楠;白棋=白奇楠。
香友们有什么要问的,直接留言提出即可,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