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打群架应该怎么处理,在校生打群架没动手的怎么处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2:48:39

3、引导家长站在学校的角度去想问题。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这时你就有了和家长平等沟通的资本,你再提学校在这件事情上的苦衷,也就会对家长有一定的触动。我主要围绕以下这一点在谈:

这件事情因为涉及到校外人员,被派出所定义为“黑恶行为”,给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希望家长站在学校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如果学校对打架斗殴的学生不进行处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连打架斗殴都无法处理的学校,你是否放心。


经过以上的步骤,大部分来校的家长,都逐渐会为自己的孩子想好出路:

几个人抱着“我的孩子还有救”的想法,主动提出转学,要让孩子换一所学校就读,希望改变环境之后,远离了远离的坏的朋友圈子,孩子能有所变化;另外有家长也提出让孩子停学一段时间,后续为孩子想一个更好的出路;也有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感觉失望透顶,自行做了退学决定;对于一些情节不是很严重的学生,学校会另行进行相应的处分,家长也表示没有意见。

在校生打群架应该怎么处理,在校生打群架没动手的怎么处理(5)

03、处理这件事上的几点原则,供大家参考:

现在,网络传播速度快,校园事件处理得不好,极容易成为热点新闻。所以,在处理上,学校应该更加慎重,更加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切不可再沿用过去那种,你错了,我就和你硬碰硬的举措。就以本次事件为例,在处理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柔克刚的原则:

你在处理整个事件时,既是局中人、又该是局外人,你如果代入感太强,就容易将整个事情发展成为你个人与家长的私人恩怨,进而影响整个事情的处理;所以,家长来时,你切不可直接对家长一顿数落,把你知道的情况、学生的问题一股脑子砸给家长。前面讲过,来学校的家长,基本上只听过孩子的一面之词,观念上就是我孩子是被冤枉的;你冷不丁一顿猛打,无疑是两虎相争,可能你会赢,但你也会遇到你赢不了的家长。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家长自己先说,我们就听,要评价也不能带个人色彩。在他说的过程中,他其实自己就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等他说完,你再梳理,提供比他更完整的情节和证据,让他去重新建构整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你就算不对他进行说服,他自己也就服了!

在校生打群架应该怎么处理,在校生打群架没动手的怎么处理(6)

2、借力打力的原则:

在这个事件的处理当中,我们有两个东西是可以借力的:1、派出所里的口供证据。这个是最有利的说明,起码可以证实,在整个事件当中,他的孩子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不容他不信的;2、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整个事件的处理当中,你既是代表学校,但你又只是学校的“传话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整个事件当中,你要告知家长,你是代表学校跟家长在谈这件事情,但是呢,你没有权力为学校做决定,所有的决定都是学校商量统一确定的,对于学校的处理方式,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你的意见我会保留、也会向学校转达,但是最后结果怎么样,那是学校的事情,与我无关。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避免将整个事情演变成你个人与家长的恩怨,导致最后有些家长缠着你让你一定如何如何;这不利于事件的处理。

3、缓急并用的原则:

这个事情涉及的家长很多,有些家长需要用“急”,他可以直接做决定,很干脆;但有些家长却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需要用缓。这是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我们在做这方面工作时,要心中有数。对于需要缓的家长,我们切不可单刀直入,比如直接打电话给家长,要求家长一定如何如何,这八成要崩。你可以侧面通过微信留言、孩子带话等形式,将整个事情慢慢呈现到家长面前。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家长会慢慢自己想明白,有一些负面情绪也就不会爆发,而对孩子下一步的打算,他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次的事件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家长,开始的时候死活是不肯接受事实。所以,在找家长谈话时,我起先并没有找他,而是通过孩子,将整个事件呈现给她,并在电话里也只与他约定了到校见面的时间。电话里,他的抵触情绪很强;但是,到学校见面这天,却早就已经想好了孩子的出路——既然孩子爱打架,就送他到武术学校就读!

在校生打群架应该怎么处理,在校生打群架没动手的怎么处理(7)

04、结语!

对于这个事件,君山最后想讲这样几句话:

1、学校并不想退学和劝退任何学生,但是,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处理,是对当地老百姓和全校其他师生的无法交代,教育如果卑微到连学生的在校安全都无法保护,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2、学校在整个事件上,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校方,必须要将整个事件朝最有利的方向进行引导,并且一定要掌握好引导的方式方法,避免事件升级,造成恶劣影响!

3、君山是幸运的,并没有遇到真正“穷凶极恶”的家长;但君山也是相信的,很多家校问题之所以复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沟通交流”上的不畅。所以,将本次事件记录下来,并谈一些处理的方法和原则,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如有不妥的地方,望批评指正!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