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生的黄金十年,没有栽种,就没有收获
其实,人生也是有节气的,有规律的,少年求学,中年立业,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到老了才可以颐养天年。
在心理学中也有这样的人生节气,比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认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和危机要解决,完成得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在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
他认为一个人的25岁到50岁是繁衍vs停滞的阶段。
繁衍是什么意思呢?
埃里克森说:“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所以,繁殖在建立和指导下一代中是头等要事,虽然有些人由于不幸,或由于其它方面特殊的和真正的天赋,而不能运用这个内驱力来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确,繁殖这个概念包含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更为通俗的同义词的含义,但是这些同义词都是不能取代它的。” (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
大盆里是栽种半个多月冒芽的洋水仙
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去创造一些东西,如生养和教育孩子,在工作上指导晚辈,或者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和成果,就成了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则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
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在TED做了《二十岁一去不再来》演讲,她说:“30岁不是新的20岁”“一个人的一生中的80%的最重要的时刻发生在35岁。这就意味着每10个决定你的生命会是什么样的经历与‘原来如此’时刻中有8个发生在三十岁中旬……我们知道一份职业中的前10年对于你将会挣多少钱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超过一半的美国人30岁之前就和终生伴侣结婚,同居或者在约会。我们知道大脑在你二十几岁时为了适应成人期达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成长期的高峰, 这说明无论你想改变你自己的什么, 现在就是改变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