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是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我的问题是,“芦荻”是啥玩意儿?
虽然我瞧不起某度百科,但也不妨偶尔一观----在“芦荻”的问题上,它们认为:芦荻即是芦竹/Arundo donax L.,禾本科芦竹属。芦竹又是啥玩意儿?是一种灰常高大的野草,高大到必须大角度仰视方可一窥全貌,让试图踩死每一株不认识的禾本科植物的伪砖家(比如我)无从下脚。
图一:芦竹
这一丛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植物就是芦竹/Arundo donax Linn.,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草本。据《中志》,本种高度在3~6米之间,远远超过一半禾本科杂草的上限,和一般小乔木相比亦不遑多让。但无论多高,芦竹也不是竹,其茎并无木质化,故只能写成“秆”,而不能用“竿”,“竿”字是竹类专用。BTW,莎草科植物的茎用“稈”字指代,记住,这是一个知识点。
图二:芦苇和芦竹
提到芦竹,不免要想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禾本科芦苇属。我恰好拍了一张芦竹和芦苇同框的照片,左芦苇右芦竹,这俩在一起就是最萌身高差,相差悬殊。平常所见的芦苇成株不过一人多高,最高不超过姚明,仅凭高度辨认也就够了。但《中志》中对芦苇高度的描述却是这样的:秆直立,高1-3 (8)米。“1~3米”符合我们的认知,这括弧里的“8”有点惊人,一下子把芦竹盖下去了......
谁见过8米高的芦苇?至少本砖家未曾见过,但的确是有。因为芦苇是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没有之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均可见到,故全国各地分化很大,其中有些群体如博湖苇群普遍高达5~6米,超过8米乃至于10米也不罕见。放在全国范围来看,仅用高度来辨识芦竹和芦苇是不太妥当的。
图三: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