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外线等外来能量的激发下
一些平时毫不起眼的矿石
能发出绚丽的荧光
它们被称为荧光矿物
很少有人知道
荧光矿物的发光原理与“夜明珠”相似
但它们的世界更加神秘生动,多姿多彩
这是一个在可见光下很难看到的缤纷世界
▲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座矿山中的荧光岩壁
荧光是如何产生的天然矿物的发光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直到1955年以后,矿物发光的近代概念才得以确立:
简单地说,荧光矿物的发光原理——就是在矿物吸收外界能量后,将其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其发光原理就与荧光矿物相似,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当外来能量激发停止时,荧光矿物的发光现象立即消失,而“夜明珠”的发光现象则仍能保持一段时间,这在矿物发光现象的研究中,分别被称为矿物的“荧光性”和“磷光性”。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发现的矿物有5000多种,但具有荧光性的仅200种左右。
具体地说,荧光产生的原理是:外加能量将矿物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如果其间还有另外一些较低激发态存在,那么这些电子落回到那些较低激发态或者基态时,就会发射出光子。如果这两种激发态之间的能量间隔相当于某种可见光子的能量,就会发射出对应颜色的可见光。
▲ 可见光和紫外线下的萤石
什么决定了荧光的色彩和亮度荧光矿物所发出的荧光差异,大多是矿物中含有的杂质元素决定的。它们被称为“激活剂”。
它们大多是过渡金属元素,而稀土元素(镧、铈、镨、钕等)和某些锕系元素(比如铀)尤其重要。以方解石为例:紫外线下发出红色荧光和粉色荧光的通常含有的杂质是铅和锰,发绿色荧光的则很可能含有铀杂质,但有的发光又与杂质无关。而是源于晶体本身,比如白钨矿,世界各地的白钨矿通常在短波紫外线下都发蓝白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