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的拆分音节,yuan的两种分解音节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07:41:31

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3.我们原子弹和导弹本来应该是“苏联式”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署《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

根据协定,苏联将通过提供原子弹、导弹的样品和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等形式,援助中国建立起综合性原子工业。其中,明确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的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1959年4月前向中国交付两个连的岸对舰导弹装备,帮助海军建立一支导弹部队;帮助中国进行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在1961年底前提供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仿制导弹等条款。

1959年6月,苏共中央来信,正式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资料,并终止合同撤走了专家。原本借助苏联帮助发展原子弹和导弹的道路走不通了。对此,*主席再一次定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做好中国自己事的决心,他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1959年7月*代表党中央作出指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yuan的拆分音节,yuan的两种分解音节(5)

苏联撤走专家后的工厂 (图片来自中国军视网)

二机部将苏联撕毁协议的时间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596”项目不仅为我们造出了“争气弹”,自此也成为激励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核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时任负责研制导弹工作的国防部五院政委张劲夫同志以第一见证人的身份回忆这段时期时无不感慨地说:中央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这件事太重要了。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

4.“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

1960年2月,中央军委确定了“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提出 “埋头苦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奋勇前进”发展国防科学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的要求,得到*的认可。中国导弹的研制进入快速发展期。

yuan的拆分音节,yuan的两种分解音节(6)

科研人员和工人用简陋设备功课技术难关

1960年10月23日,我国自行制造的首枚近程地地导弹“1059”导弹从南苑运往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发射。此次试验委员会主任为张爱萍将军,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聂荣臻元帅现场亲自指导。11月5日9时2分,导弹点火升空,7分钟后,弹头成功命中550公里外的目标区。聂荣臻元帅在发言中抑制不激动的心情: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059”导弹即后来广为人知的“东风一号”(射程达590公里)。

yuan的拆分音节,yuan的两种分解音节(7)

“1059”导弹及参试人员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发射

也就在这一年,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的总体设计方案也确定下来。虽然“东风二号”1962年进行的首次试射失败了,但是,经过多次大型地面和发动机试验,1964年6至7月,3枚“东风二号”导弹相继成功发射,中国具有了独立自主研制导弹的能力,为下步实现导弹与原子弹结合组成实战价值的核武器,以及后来的卫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风二号”的研制过程中,聂荣臻提出要把它与核武器结合起来。他在1963年9月3日指示:“我们装备部队的核武器,应该以导弹为运载工具作为发展方向,飞机很难在现代条件下作为运载核武器的有效工具。”1963年12月,中央专委决定:“核武器的研究方向,应以导弹头为主,空投弹为辅”。

1964年 9月1日,我国原子弹试验前夕,*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决定成立由钱学森领导的“两弹结合”方案论证小组。实战性核弹头与运载工具导弹的研制工作同时争分夺秒地展开。

1964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于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尽快实现“两弹结合”,研制成功导弹核武器。1965年5月14日,核航弹投放试验成功,中央专委随后立即组织集中力量研制导弹核武器。1966年3月11日,*亲自主持会议,听取关于进行“两弹结合”的试验论证报告,并决定先搞“冷试”后搞“热试”。

yuan的拆分音节,yuan的两种分解音节(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