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查氏有多显赫,浙江海宁四大名门望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1:33:54

金庸同父异母的弟弟査良楠,如今负责旧居的管理事务,守着这座充满了悲欢离合的老宅子。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穿过宅子前厅,沿着回廊往里走,来到拐角处的一间小屋。

小屋中是一张旧式木床和一个雕花梳妆台,金庸就是在这里呱呱坠地的。旁边是金庸的书房,年少时他正是在这里秉烛夜读,打下了文学基础。宅子最深处是“走进金庸”展示厅,14部长篇武侠小说按书名排列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査良楠和哥哥金庸都是海宁査家的第二十二代孙。采访中,他们的堂叔辈、长居袁花镇的査家第二十一代孙査建国,特意来到旧居,详细讲解墙上的家谱图:“我们家族出来的名人,尤其是文人实在太多了,历史上不曾间断。”

金庸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而是家学渊源使然。查氏家族60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兴盛期在明清,共出了22个进士,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雍正年间,海宁查氏传到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因文字狱案,不准参加科举,家族进入静默期。重开科举后,第十四代又中了进士,进入近代的复兴期。

“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

海宁查氏有多显赫,浙江海宁四大名门望族(5)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详细描写了皇帝对海宁大家族的恩宠。这种皇帝题匾、题诗,在金庸旧居中随处可见,正是査氏家族曾亲身享受过的荣耀。

“査”姓来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676年,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子爵,“食采于査邑”,便姓了“査”,在山东一带繁衍生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军事将领查文徽是査氏出的第一位名人。其弟查文徵一家迁徙到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定居,直到元末天下大乱,后人査瑜带着家眷,坐船躲到嘉兴。经朋友介绍,査瑜到海宁袁花镇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袁花镇依山面水,土地肥沃,民风淳厚,跟婺源很像。更巧的是,婺源有个凤山岗,海宁有座龙山,合起来便是“龙凤呈祥”,正是吉兆。于是,査瑜全家欣喜地在这片“福地”定居,一边“勤恳耕作,敦睦乡里”,一边“以儒为业,诗礼传家”。

海宁查氏有多显赫,浙江海宁四大名门望族(6)

从迁居海宁的第二代开始,査家便成为有名的“文宦之家”。 第一位显达之人是查瑜之子查恕,外号“査一帖”,只要一帖药就可治好病,医德很高,闻名江南。他也深得朱元璋赞赏,后被任命为太医院国医,获赏一品冠服。100年后,弘治三年(1490年),第五代查焕考中进士,成为查家登科甲的第一人。明朝一代,查家中进士6人,其中查秉彝、查志立、查允元祖孙三代连中进士,在当地传为盛事。

到清朝康熙年间,査氏家族人丁超过300人,进入全盛时期。十余人考取进士,5人进入翰林院,其中查慎行(原名査嗣琏)、查嗣瑮、查嗣庭更是亲兄弟三人同为翰林院编修。査家因此有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之誉。查舁(音同“鱼”)陪皇帝在南书房念书,成为康熙近侍,康熙亲笔题写了“澹远堂”的匾额赐予他,并赐予一副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寥寥十余字,勾勒出康熙对査家的盛赞。此外,康熙还陆续为査家题写了“敬业堂”、“嘉瑞堂”的匾额,恩宠冠绝一时。

两场文字狱的折磨

海宁查氏有多显赫,浙江海宁四大名门望族(7)

这是金庸《鹿鼎记》开头一段文字,其中的伊璜先生正是金庸先祖査继佐。明末清初,浙江一户姓庄的大户人家编了本《明史辑略》,请査继佐帮忙修订,但他生性谨慎,并未答应。书成之后,为了扩大名气,庄家自作主张,将査继佐也列在修订者之中。

海宁查氏有多显赫,浙江海宁四大名门望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