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 开关柜故障模拟加压回路
通过逐步增加试验电压,且不超过故障模型的耐受电压。在开关柜正面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暂态地电压测量,并对不同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分类记录,最终实现对暂态地电压测试仪的典型故障识别能力、放电点定位功能、便携性、操作性等其他进行实测对比。
通常信号的幅度在远离放电源后会逐步衰减,但内部反射和沿不同路径的衰减程度不同,使的仅仅多个位置的幅值来定位还是不够准确。现有暂态地电压检测仪通常带有双通道定位功能,可利用双传感器接收到放电脉冲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放电位置。
理论上,目前较先进的信号采集电路已经能够分辨出信号之间的纳秒级的差别,因此,采用时间差来定位放电源是可能的,但具体设备功能的实效性,还需通过故障模拟定位来测评。
测试方法如图10所示,将两传感器分别放置于放电位置同侧或两侧,使用定位功能分别进行10次定位,定位位置与实际放电位置空间差小于60cm认为成功定位。
图10 暂态地电压检测仪定位功能测试
3.2实测结果
表1 仪器实测结果
表1为本次对比实测结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环境背景下,设备II比设备I的灵敏度要高,可知设备I的抗干扰性能要优于设备II。当电压升高到12kV时,在开关柜上、中、下三个检测点,设备I检测值与设备II检测值都明显高于未加电压时背景值,说明均已经检测到放电信号。
电压继续升高,当试品电压达到50kV时,设备I检测到最大值为44dB,设备II检测到最大值为50dB(最大量程为50dB),设备I三个检测位置中,下部检测点值明显大于上部和中部。设备II由于检测值已超过最大量程,无法明确分辨出最大值位置。
表2 仪器定位实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