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油菜是否缺硼,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油菜的根、叶、茎、花、果来进行识别。
A.观“根”。若当苗期土壤就缺硼,则幼根停止生长,没有根毛或侧根;根皮呈现褐色,皮层出现龟裂。
B.观“叶”。若苗期缺硼,幼叶颜色由绿变褐,逐渐蔓延至整个生长点,容易造成死苗。花期以后,中上部的功能叶片,因缺少硼素呈现紫色。
C.观“花果”。油菜花果期,如果土壤缺少硼素,就会出现“花而不实”症状。花序顶端花蕾退绿变黄,萎缩干枯或脱落,开花不正常,不结种子或形成仅有少量畸形角果。
D.观“茎”。缺硼薹茎延伸缓慢,容易造成纵向折裂,茎顶端生长停滞,茎秆中下部皮层出现纵向开裂。
A.合理轮作。油菜重茬会因吸收土壤中大量硼素。为减土壤缺硼,应该实施轮作生产。实践表明,油菜与小麦、马铃薯等作物进行轮作、间作,有助于防病促产。
B.深耕改土。要深耕地块,提高耕层的深度,以增加油菜根系的营养吸收范围。同时,多施用腐熟农家肥,可每亩施有机肥3-4吨,既能丰富土壤有机质,又能提高硼、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C.增施硼肥。油菜栽培,施硼应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根据土壤含硼量、油菜田间表现,因地因苗施用。
(1)基肥。如果土壤缺硼严重,整地时可以每亩地块,用细土100千克、腐熟农家肥3吨、硼砂1-1.5千克的标准充分混合后作为基肥进行穴施,然后再移栽油菜幼苗。需要注意,硼肥不能直接与幼苗接触,避免硼素烧伤幼苗根系,抑制其生长。
(2)叶面肥。幼苗期(定植后10-15天)和抽薹期是叶面施硼最佳时期。可每亩使用硼砂或硼酸50-100克,兑水60-70千克喷洒叶面,每隔15天喷1次,连续2次即可。叶面喷施时,选择晴天下午进行,均匀地喷洒在油菜叶片的正反面为宜。
D.及时灌排。土壤干旱、过湿均能加剧土壤固定硼素,从而影响根系对硼的吸收,加重油菜缺硼。春季干旱时,及时灌水能促进有机硼化物分解,加速硼素的转化释放,提高根系吸收能力,进而缓解缺硼症状。
五,硼肥施用注意事项A.控制用量。硼素虽是油菜生长的必要养分,但它属于微量元素,需要控制好用量,并不是硼肥用量越多效果越好。硼肥施用过量,会严重抑制油菜的出苗、幼苗生长发育,引起硼素的肥害问题。一般来说,底肥用量控制在每亩施硼砂0.5-1千克;后期追肥时,控制在每亩叶面喷施0.2%-0.4%硼砂水溶液50千克。
B.方法时机。花期是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花期适时喷施硼肥效果最好,可以避免油菜“花而不实”?其实,花期喷施硼肥有些“亡羊补牢”意思,虽然效果不会最佳,但可以减轻油菜籽减产。实际上,根外追施硼肥宜早不宜晚,以苗期和抽薹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