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赤芍与白芍的出现与演化
现有最早载有芍药的文献是春秋时期的《诗经》和《山海经》。
《诗经·郑风·漆清》:“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山海经·北山经》:“秀山其草多芍药、芎穷。”
芍药作为药用,首见于战国《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其曰:“屑勺药,以半杯,以三指大撮,饮之。”
《神农本草经》详细记载了芍药作药用及性味:“芍药,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医圣仲景《伤寒杂病论》芍药为使用频次第五高的药物,位列甘草、桂枝、生姜和大枣之后。
至少汉前,芍药是常用药,但无明确的赤白之分。
赤、白之名,始于梁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说明陶弘景注意到芍药有赤白之分,认为白山等地所产的芍药“根白而长,余处亦有而多赤”。
此后逐渐有了赤芍和白芍之分。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载方甚多,书中有大量应用芍药的方剂,以芍药名之居多,但是已经有写作赤芍药或白芍药者。
至少自宋代开始,芍药被明确地指出有赤白之分,并认为二者存在明显功效差异。
《开宝本草》:“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两色。”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赤芍药一两,生干地黄(焙)一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
《本草纲目》:“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二、 赤芍与白芍的划分
白芍与赤芍逐渐被区分应用于,而历代本草著作中辨别赤芍和白芍的方法却比较模糊。
梁朝陶弘景区分赤芍、白芍之初,“赤”与“白”指根的颜色,认为原因在于产地不同。
后至元代王好古以花色区分赤芍与白芍。
《汤液本草》:“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俗云白补而赤泻。”
明代李时珍则认为根的颜色和花的颜色是统一的,都可以作为划分标准。
《本草纲目》:“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
明代方以智则认识是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得到性状不同的根部。
《物理小识》:“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干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干为白芍。”
可见,赤芍和白芍的划分依据多变,主要包括根色、花色、产地、加工等特征。
但自明代后,以加工为划分依据的现象更为普遍,并形成了以加工方式、产地等特征相结合的区别系统,即产于南方的栽培品经加工做白芍使用,产于北方的野生品直接晒干做赤芍用。
为了规范赤芍与白芍的生产和使用,当代《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了赤芍和白芍的区别,其中采用了基源植物、加工方式作为划分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干。”
三、 赤芍与白芍的当代生产
赤芍与白芍的生产现在基本都以《中国药典》为准,白芍仅以栽培的芍药为基源植物,将其根水煮去皮或去皮蒸干而成。相比白芍,赤芍的生产方式简单粗暴,即直接挖去芍药根经晒干而成。
《中国药典》并未规定赤芍地来源为栽培还是野生植物,但由于对于野生品的推崇,以及传统认识上赤芍来源于野生芍药,赤芍的当代生产仍以野生芍药为主。
白芍和赤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而由于白芍来自栽培植物,生产成本较低,其价格逐年降低;而赤芍主要来自野生资源,其价格波动很大并常年高于白芍。仅以野生资源生产赤芍,赤芍的发展肯定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