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的注疏是这么说的:按后汉书郡国志砀的注所写:山这个字,出文舌,与前汉志都是一个叫司马彪著写的,后来,人们误以为山这个字连上砀这个字一块读,所以才叫砀山,后汉书就把砀改成了砀山县,按照清朝的县志上面的说法,说是明朝的一统江山志这么记录的,但是呢,那意思好像是除了明朝,其他记录记载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说法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贬低前朝,文不严谨,官员无能诸如此类)。
三国:老曹家取消梁国,把砀山归徐州管辖。
晋:复梁国,归夏邑(治所)---这时候夏邑就是梁国的治所。
在这个朝代,有说法是砀山这个县名取消了,然后都归梁国也就是夏邑管辖,统称夏邑县。但是呢,按照魏*录,砀山在汉朝属于沛国,晋是不对的,所以后来仍然用砀山称砀一地。
南北朝:这个时候的记载比较乱,宋书:沿用汉为砀,南齐志:无砀县,魏书:砀郡/砀县,受夏邑管辖······比较乱。
隋:梁郡的砀山县,后为安砀,又改名砀山。
唐:睢砀郡砀山县
五代:
梁:归辉州。后唐:属单州。宋:单州砀山县。金:单州砀山县,后来该砀山县归德府。
元:济宁路砀山县。
明:徐州砀山县。
清:徐州升府称徐州府,下辖八县,砀山为其一。
之所以叫砀县,不是芒砀山的原因,文中考据:因为古代砀郡出产文石闻名,所以才这么称呼。
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