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了适合跳出舒适区吗,走出舒适区很挣扎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0:55:31

如今面对充满各种各样不确定的人生,我们应该怎么过,如何在大环境下把握现在的机会。今天咱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复杂世界的明白人》大趋势下个人成长的部分,很用心整理的,全是干货,比较长,要耐心看完,相信你肯定会收获满满的。

起点不高该如何向上攀爬

小镇做题家的困局,为啥有才华的人却爬不上去

1.影响人境况的最大因素到底是什么?

位置对人的影响是巨大

每个人一生中有好几次重新选择点位的机会,差不多背景处在不同位置,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相同城市,私企和公务员不同。

把人分为四种级别S:顶级高手、A:正常高手、B:普通人、C脑子不正常的人

S级牛人,做啥都能做的比普通人好,天才形的。绝大部分人都是A和B类人,差距不大这两者可以互相转换。

环境会改变人的思维,思维会进一步改变个人的境遇,从而进一步改变人的思维。

圈层的重要性

事实:职场中,下层自由竞争讲规则,越往上走越是熟人社会。段位越高越容易变成熟人社会。

马太效应”就是说你能力越强,帮你的人能力也越强,到最后你整体实力就是指数倍地增强。

3.如何从下面的圈层升到上面的圈层?

如何闯关一步步的学习,我们就要主动去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平常多留意多接触新事物。

往上爬的人基本特点:

1.有意无意加入一个厉害的圈,然后通过这个圈进入下一个圈。

2.所在的行业暴涨,且行业里的一部分人跟着升上去了

3.运气特别好

特别是有表演特长的人比上班和创业实现提升的人快很多。这就是成熟社会的特点,娱乐性质的职业爆发非常快。

每个人都是一步步走入自己编织的困局,想要走出来就需要自己想办法,反思下自己其实当初自己是有机会的,当时只是被恐惧控制了,选择了稳定和高确定性。

二、寒窗苦读和财富之间有啥关系

财富的第一因素

(1)小钱靠勤,大钱靠运。举例:跟着老板创业的大厂领导现在手底下一群名校生。他当初没地方去迫不得已才来这个小公司,跟着老板一路创业至今,这就是选择的结果。

(2)发达是一系列选择的总集合,得在几个关键点上都选对,而不是做对某一件事,未来不确定性变大,谁也说不准。

寒窗苦读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1)寒窗苦读只是下限

寒窗苦读只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把我们送到一个相对公平的圈层上,接下来要看我们自己,进入职场后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和很多因素有关。

【1】很强的责任心:大部分是天生的,领导交代下去的事情肯定会办妥,这样的人领导就愿意带。

【2】很高的积极性:大多数人并不积极,也不想改变现状,更不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2)咱们自己寒窗苦读和人家几代人的努力相比

单凭借自己几年的努力,就想超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很难。最好的方法变换赛道,从黄土路跳到高速公路上,像现在的直播行业。在同一家公司,你想超过你同事10倍工资,难得要死,要是你变换赛道,可能轻轻松松就做到了。

如果你只是在互联网上消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从中没有学到啥那你就是道具。

国运向上,个人怎样赶上潮头

这一章主要从作者为什么相信中国,曾经我们人才流失严重现在是如何赶上和两百年来的技术追赶之路。这三个方面来聊聊咱们是如何取得现在成就的。

为什么相信中国

1.大国发展史的两个阶段

(1)资本积累阶段,就是攒钱—投资—再攒钱—再投资 循环往复的过程。

比如:发达国家像英国最初通过殖民掠夺以低廉的价格掠夺大量的原材料,然后通过加工高价卖给国内民众和出口到国外,这就是积累财富。这两种方式就是现在出口贸易和国内消费双循环。

(2)内部整合阶段:英国通过改善工人阶级境况,规定最低工资,强制小孩接受教育,美国通过实行8小时工作制,给工人涨工资等完成国内矛盾的缓和。

三个陷阱

(1)低收入陷阱:刚开始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只能牺牲环境用大量的人力来让经济发展。

(2)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时候人力成本上升,开始保护环境,很多外资企业撤离中国。

(3)高收入陷阱:这个时候企业和国家迷恋上了赚快钱,美国大量的金融业。

咱们国家跨过高收入陷阱的方法: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还有完善市场经济和不断出台缩小的贫富差距的政策。

曾经人才流失严重的我们是如何赶上的

1.人才是流动的

我们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和发展互联网浪潮以来,机会变多了,原来去国外的优秀人才发现了国内的机会,纷纷回国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2.我们人才选拔是海选模式

过去几十年,高等教育使我们有了大量人才库。很多初创公司的团队都是在搏*中前进,在残酷的竞争中成长,经历变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反复迭代使得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爆炸式的迅速成长。

两百年的技术追赶之路

1.西方的崛起

发现新大陆,找到了金矿银矿能产出白银和黄金。和中国进行茶叶、丝绸的贸易换取大量的钱。火药的发明使得武器的不断改进,导致国家之间战争持续不断。后来以蒸汽机为代表大量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出来。

2.科技是真正进步的动力

关键是对利润和战争胜利的需求。形成了科技——贸易——战争正反馈循环,持续迭代使得科技不断的进步。

3.现在我们该做些什么?

美国接住了“三个馅饼”,一是建国之初的不断向外扩张,得到了大量的土地;二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财富聚集到了美国;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了。

认识到我国科研投入现在基本上接近美国部分企业,尤其是我们头部一些企业。

目前避开内卷式的内部竞争的出路就是提升科技水准,向海外扩展。

立足当下,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

这一章主要从提高公平和效率,以及具体的电动车、内循环、负利率国债、疫情下新的发展方向来具体聊了聊目前咱们国家发展的大趋势。

提高公平效率看发展趋势

1. 社会从无规则自由竞争向“公平”转换。

以前是洪荒状态,需要开拓,为了激励勇者,会有高收益。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就像改革开放和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开疆拓土,打工人靠拼命干得到超高回报,还有现在疫情下美国的富人的财富增长了33%,穷人却更加贫穷。矛盾突出,为了缓和就要从公平和公正的角度来考虑。

2.咱们遇到问题现在怎么办

首先各个阶层承担的义务是接近的,或是相同的,避免搭便车。其次降低贫富差距本身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经济问题。最后贫穷最大的问题是会束缚创造力。

今后是微增长时代,很多之前的矛盾都会被激活,公平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电动车是我们的未来

1.原因:世界需要它中国更需要它。当大家迫切的需要它的时候,企业就会拼命研发,很快就出成果,成本很快就降低。三个事实:

(1)中国汽车保有量全世界第一,燃油车需要大量的石油,这个已经占到我国石油使用量的70%。但我们石油大量要依赖进口,进口的资源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我们国家要摆脱这种方式,电动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燃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技术壁垒,让我们突破困难,技术专利也都是别人的,大量生产赚的钱都让欧美拿走了,电动车技术目前来说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3)自动驾驶和电动车是天生一对,电动车是靠着电来控制,整体比燃油车结构要简单,类似于控制普通尺子和游标卡尺的区别。

很多事情都是经过漫长的积累,然后一飞冲天的,前期发展是线性的,后期发展是指数级的,无论是产业还是技术,都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过剩

工厂产能过量,大家都买不起,或其他原因导致不需要这些东西就是产能过剩。

解决方法:英国生产的工业品无限多,拼命地在全世界找买家。和清朝的多次战争,就是解决产能过剩。美国给普通百姓贷款,鼓励他们借钱消费。解决过剩的产能一是出口卖给其他国家,另一个就是我们国内消费。

内循环就是我们的经济要靠我们大量的内部的消费来去掉这些过剩的产能,外循环就是出口贸易。

2、如何把内循环搞起来

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的工业品。

危机绝对是转机,之前老路走不下去才有了危机,这时不得不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情,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

为什么负利率国债有人抢着买

国债就是国家要用钱,开了张欠条说是想借你钱,你把钱借给国家,国家收钱后把借条给你。5年期国债就是5年后还你,10年期国债就是10年后还你,国家会支付利息。

负利率国债就是国家发了1万快国债,过几年说还给你9000,咱们正常人都不会买,欧洲人疯抢原因是随着全世界疯狂的发钱,欧洲人赌咱们人民币会不断的升值。升值之后卖个好价钱,甚至能赚点。

疫情寒冬下,新的势力正在茁壮成长

1.历史上我国和世界经济的联系

盛唐时期,我国长安街道上西域来的胡人商客很多,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展的丝绸、茶叶、陶瓷贸易,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和世界经济相联系的。

2.疫情下我们和世界的联系

如今全世界,中国在工业全品类方面接近无敌状态,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联合国产业分类工业门类的国家。

3.全新的生产与组织模式正在形成

疫情期间,线上游戏公司迎来一波红利,线上办公APP逆势上扬,还有线上蹦迪、线上KTV等。现在运行一个B站账号:几个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写文案录音做视频,分工合作在网上沟通共同完成运营。

技术本身从来不只是技术,蒸汽机是用来给煤矿抽水的,计算机是用来算导弹轨道的,但是这些技术都改变了人类的整体面貌。

放眼全球,我们该如何突围

本章主要从美日企业向东南亚转移、日韩人口*和生育率、掉坑里我们怎么办这几个方面来聊聊我们关心的身边全球的大事。

美日企业要撤离中国

1.外企来中国的原因

外企和你做生意,是因为要赚钱,不是因为你长得帅也不是怕你没工作,只要有钱赚资本根本不管你是谁更不会敌视你,目前它们在中国是能赚到钱的。

2.之前工业向着亚洲转移,现在向着东南亚转移都是因为人力成本。以前中国工人的人力成本是美国的20%不到。就像2019年特斯拉半死不活,在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后股价直接飙升。拯救了整个公司。

3.我们国家怎么办

我们要坚持“深挖洞,广积粮。低筑墙”的策略。“深挖洞”就是提高科技高度和深度,“广积粮”就是加强储备粮油和人力资源,“低筑墙”就是扩大合作和交易

4.作为普通人我们怎么办

多锻炼别生病,工作再勤奋一些,多输出少添乱。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成天唉声叹气,消极的话说多了,自己也会信。

制造业向着东南亚转移怎么办

1.原因是:咱们的成本越来越高,人力成本,环境成本,政府成本,其中人力成本上升是主要因素

2.并不是所有的工业我们都需要,目前我国的三类工业企业

(1)低端制造业,上下游都不在我们这里,在里面干一个月和干十年都是一样的。

(2)电器企业,产业链条都在我们手里是内循环的利器,好处是员工在里面通过磨砺不断的成长。

(3)京东方和大疆科技型企业,初期投入巨大后期产出非常明显,这类企业是不断进化的,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培养打胜仗的工程师队伍。从我们国家搬到其他国家转移的都是第一类的企业,高度螺丝化的工作,就像驴拉磨。

人力之所以是人力是资源,是因为可以提升,如果不能提升只能当牲口,那根本不是资源。

3.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

研发、科研、金融都是服务业,这个就是2025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目前趋势就是低端制造业不升级成为高端制造业就离开。

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一直艰苦,搞低端制造业的目的不是一直低端。

日韩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

1.日韩是我们的排头兵,他们的生育率偏低。原因就是全球工业化导致的生育率降低

一是教育让女性的生育年龄大幅往后延迟;二是经济压力,养孩子属于投资,投资必然抑制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三是心态问题,互联网把整个社会的现实情况直接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2.解决方法,

给生育妇女大量的优惠政策,放长假、补贴、工作上不歧视等

四、如果不向上爬,就得掉坑里。

普遍感觉这两年机会变少,工作越来越无聊缺乏动力,跳槽涨工资的机会变少,我们怎么办?

答案:没有其他办法,唯有奋斗。

大趋势下我们普通人怎么办

【1】关于信心:相信国家相信咱们自己,普通人和高手之间可以转换,唯有奋斗。

【2】关于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的行动,咱们要有改变现状的想法。

【3】关于自己:多锻炼少生病,工作再勤奋一些,咱要多输出首推写作。

【4】关于网络:如果咱们只是在互联网上消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从中没有学到啥,那你就是道具。

【5】关于选择:如果在目前的行业里无路可走,可以选择尝试低成本的赛代,让你从黄土路换到高速路上,进而获得爆炸式的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