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章近况,文章全家近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15:06:54

11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2022年文章近况,文章全家近照(1)

这位华中科技大学首位院士、老校长,他的一生成果斐然。

作为机械专家,他着眼于工程实际,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使国内传统机械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科学家,他敏锐地察觉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在我国首倡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紧密结合;

作为教育家,他担任华科大校长期间,带领学校跻身“211”行列,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人之一;

他还深耕古典诗词创作,诗词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将国学和科学巧妙融合。

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前不久,杨叔子对爱人徐辉碧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

2022年文章近况,文章全家近照(2)

杨叔子和夫人徐辉碧

留学后毅然回国

迎难而上攻克国际难题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是杨叔子幼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杨叔子生在书香世家,幼年时随父亲躲避抗日战火,无法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5岁起便在革命元老的父亲杨赓笙指导下念古书。直到9岁入高小学习时,他已遍读《四书》与《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与百篇古文更是烂熟于心。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心中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1981年,他被公派到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为期一年。临近访问期满,美国方面以优厚的待遇来挽留杨叔子,希望他延期返华。当时,他的一年工资只相当于600美元,而在国外,一位教授年薪至少数万美元。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后,他在华中工学院大力推进时间序列分析在国内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开设了《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工程应用》这门研究生课程,及时把国外先进成果传递回国,填补了国内在时间序列研究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的时间序列研究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1984年底,他与同事接下了一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用仪器自动检测出钢丝绳中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量。长期以来,国内外均未找到对钢丝绳断丝数量进行准确定量检测的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叔子素来的行事风格是“见困难就上”,他相信中国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攻克这一国际性难题。

仅花一年工夫,他们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这一系列仪器在断丝定量检测技术方面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发明奖。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像钢丝绳的断丝定量检测这样的机械设备诊断难题,只是杨叔子解决众多理论及实践课题中的一个。

2022年文章近况,文章全家近照(3)

图为1997年,杨叔子(左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机械设备日益增多,对机械设备进行诊断便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的热点,杨叔子迅速进入了机械设备诊断领域,做起机械“医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发起智能制造工程,杨叔子敏锐地注意到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相融合的新趋势。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工程,提升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成为杨叔子科研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2022年文章近况,文章全家近照(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