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想社交,意味着人们就想活成一座孤岛,最好所有人都别来烦我吗?
当然也不是。
相反,其实“不想社交”的另一面,反而是“在意人际关系”,在意朋友。
因为在意,才会加倍体会到累,尴尬,不适,甚至压力和恐惧。
首先,怕孤独是人类的天性。
再内向的人,长期一个人待着,不和外界有任何交互,都得出现精神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回到人群中,回到社交场合里。
你都不需要非得和他们有什么交集,哪怕只是逛一逛人多的地方,看看热闹的景象,都会被所谓人间烟火的氛围感染到。
你的孤独感,就会一定程度上被缓解。
当然,如果能建立深度的社交关系,交到真正的朋友,效果只会更好。
就像我也在央视网的小视频里看到,有个女生说她抑郁的时候,还是想要找个人倾诉,哪怕是陌生人。
这种“需要人陪”的情绪,是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刚需。
另外,认识新朋友,也是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让自己焕发活力的方式。
一个新的人进入你的生活,总是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的爱好,他的想法,他的人生经历,这些分享给你,也会让你对生活多一点不一样的认知。
拿我自己说,几年前我对娱乐活动的认知还停留在酒吧,KTV,长短途旅游。
后来也是一个新认识的,年纪比我小不少的朋友第一次带我去玩密室逃脱,一开始我还挺拒绝,本能地觉得不会有什么意思。
结果被吓了个半死……
但也是那次之后,发现偶尔去玩玩还挺解压。
后来剧本*,桌游,飞盘,露营,都是不同的新朋友带我解锁的新型娱乐活动。
我也不是每个都喜欢,但不得不说,每次被带着进行新的尝试,我都会感觉到自己变得更丰富,更有趣了一点。
最后,如果说一次不太成功的社交会让人挫败,尴尬,那反过来说,一次成功的社交,一次结交到很合拍新朋友的体验,也会带来被认可,被接纳,被喜欢的成就感。
这也是为什么说,朋友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支援力量。
你有参与社交的能力,有结交新朋友的能力,意味着你有被人喜欢,被人欣赏的价值。
这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视频里说,真正给人压力的也许不是社交本身,而正是以社交之名产生的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