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术高考生,得知自己考了462分后,喜极而泣;
导演饺子蛰伏十年,与生活作战,与诱惑作战,与压力作战,与自我作战,终于制作出一部惊世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
他在颁奖典礼上无比感慨地说道:
“我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
我的内心回答我,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证明: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欢后的落寞,而是努力过后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这种满足感、成就感和充实感不会像璀璨的烟花一样,短绚即散,而是会沉淀在孩子的气质里,滋养孩子的内心,变成孩子继续努力奋进的不竭之力。
所以,不要让孩子沦为多巴胺的俘虏,鼓励孩子去追逐内啡肽。
哪怕是翻过一座高山,读懂一本艰涩的书,攻克一道难题,学会一项技能......
只有付出别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自媒体人@崔璀说过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人,他喜欢偷懒,贪恋即刻的快乐。
我们不需要责备它,因为有它我们才懂得休息,懂得享受。
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它管理起来,让它远离诱惑,给勤奋和努力让出道来。”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是孩子与“垃圾快乐”间的一道墙。
我们的放纵,会让垃圾快乐趁虚而入,吞噬孩子的勤奋、自律和上进心,毁掉孩子美好的未来。
只有及时约束孩子、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克制中越来越强大。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免受垃圾快乐的荼毒。
愿我们都能用现在的严格,用自身的示范,换取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