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C大调下方5度的F音为调式主音,构建一条大调音阶时,新音阶第三级音A与第四级音B之间是全音。
只有把第四级音B降低半音,才符合大调音阶内部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
由此可见,G(F)大调的调号由一个降号(bB)构成。
以此类推,每次从C大调音阶中的C音向下方降低一个五度音,构建一条新的大调音阶时,都会增加一个降号,才能使新构建的音阶内部各级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符合大调音阶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
这样,按照五度循环的方式,依次以C音下方的五度音作为起始音构建音阶,就可以分别得到以FbBbEbAbDbGbC为调式主音的调式音阶。
这就是调号中降号的由来。
为便于记忆,把调号中1~7个降号增加的顺序及其代表的调,编成如下的顺口溜:
1降F2bB,
bEbA5bD,
6个降号是bG,
7个降号是bC。
意思说,1~7个降号增加的顺序及其分别依次代表F、bB、bE、bA、bD、bG、bC调。
这就是五线谱的记谱方式中,调号中升降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