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阿拉斯加原住民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阿留申人的人口只占阿拉斯加总人口的1/7。
2011年,阿拉斯加人口72万,居全美第47位,占全美总人口的0.23%。其余为美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中国人以及其他民族。州内有8万军人及其家属。46%的居民居住在阿拉斯加州的第一大城市安克雷奇市所属地区。
在阿拉斯加的人口比例中,白种人占了67.6%。
1784年,俄国人在阿拉斯加三圣湾建立居民点说到阿拉斯加,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维特斯·白令。
彼得一世统治俄罗斯期间,不断吸收西欧的科技、文化和人才,所以有很多外国人为他服务,白令作为人才被“引进”后,被彼得视为心腹,被授予为新建立的俄国海军舰长。白令不负彼得重望,在对瑞典的战争中成绩优秀,还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被授予重要官职。
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后,白令更加忠心于俄罗斯,1725年他奉彼得的命令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1740年他建立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堪察加半岛最大城市、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1741年他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向美洲进发。
意外的是,在这次航行中,一场风暴将白令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他本人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并在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路上,发现了属于阿留申群岛的一些岛屿。但此时他已重病在身,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不久,便病死了。
今天,这个小岛被命名为白令岛,而白令海峡、白令海和白令地峡都是以白令的名字命名的。白令也因此成了对俄罗斯影响巨大的外国探险家之一。四十多年后的1784年,因为白令的发现,俄国人在阿拉斯加三圣湾建立居民点。
俄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在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为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这场战争也是拿破仑战争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开始,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损失了50多万人和8亿卢布,战后国家元气大伤,政府各个部门不得不大幅削减开支。军费和削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康斯坦丁亲王却认为军费不能削减,就向沙皇提出把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的建议。康斯坦丁说:“美利坚合众国遵循着事物的自然规律,必须会向着拥有整个北美的目标前进,总有一天我们会在那里相遇。他们无疑会不费多大力气就取得我们的殖民地,而我们则再也不能重新获得它。”与其让美国轻松占领还不如趁早谈个价钱卖出去。
康斯坦丁没有明说的是,俄国在向远东地区扩张获取利益的时候,把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发动侵略,使中国有了近代屈辱史开端的英国,当成了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英国人当时也盯上了阿拉斯加,俄国害怕阿拉斯加被英国夺走,再加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没有了一直守住阿拉斯加的信心,就有了卖掉阿拉斯加的想法。同时,1850年以后,俄国对于在远东进行扩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向南而不再是向东,使得阿拉斯加的地位大幅下降。
白令科曼多尔群岛时,中国人从阿拉斯加高价收购海濑皮,白令手下的水手也从当地原住民那里收购了一些,并在返回后大赚了一笔,如此,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俄国人开始大量涌入阿拉斯加,看中了海濑皮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俄美公司。
俄美公司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殖民贸易公司,是俄国为了控制北美而设立的。它由格里戈里·伊凡诺维奇·舍利霍夫和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列扎诺夫共同创办,二人认为,建立类似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垄断联合企业,不仅使俄国能扩大及巩固其在北美的殖民利益,而且可以抗拒外国商人的贸易竞争,以及抵制外国政府使用武力的企图。